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艺术教育研究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美育    艺术    美学    艺术教育    跨文化阐释    

研究学科:哲学类    建筑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734H指数:11北大核心: 68 CSSCI: 73 RDFYBKZL: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美育三义
1
《文艺研究》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杜卫  出版年:2016
美育的基本意义是感性教育,即保护和提升与理性相协调的丰厚的感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美育概念的现代性。美育是培养整体人格的教育,感性发展有利于整体人格的健康成长。儒家主张以深度体验的方式培养人格,使德性内在化,从而...
关键词:美育 感性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基本意义  思想传统  创造教育 生命活力 内在关联  
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
2
《教育研究》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杜卫  出版年:2014
审美素养是个体在审美经验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审美素质涵养,主要由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三要素组成。其中,审美知识是基础,审美能力是核心,审美意识是灵魂。审美素养既有个体素养的一般性,又有其特殊性。当前,改进美育教学,需...
关键词:美育 审美素养 审美知识 审美能力 审美意识
论美育的内在德育功能——当代中国美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之二
3
《社会科学辑刊》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杜卫  出版年:2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110)
美育的性质和功能既有特殊的超越性,也有普遍的现实性;既有促进人的感性方面发展的作用,也具有开发智力、养育道德等内在功能,这种内在功能是由审美、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多重价值决定的。中国的美育思想传统一贯重视美育培养道德人格的意...
关键词:美育 德育 人格教育 社会性发展
情感体验:美育的根本特征--当代中国美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之四
4
《美术研究》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委会 杜卫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16ZDA110]的阶段性成果。
从情感入手对人进行教育,既是席勒美育理论的创造,也是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核心观念。美育的基本性质和根本特征就是情感体验,这种以审美为基本性质的情感体验具有超功利性和人文性,亦即"无用之用"。美育的情感体验特征表现为美育的过...
关键词:美育 情感体验 过程性 活动  
论中国现代美学与儒家心性之学的内在联系
5
《文学评论》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杜卫  出版年:201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思想与儒家心性文化传统关系研究"(项目号:12BZW01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现代美学偏重审美和艺术的功能价值,重视美育,倡导人生艺术化,具有"国民性改造"的强烈本土问题意识。这种思想并不源自对欧洲美学的接受,而是来自对传统儒学特别是儒家心性之学的传承。宋明心学讲求价值优先,注重个人道德人格的...
关键词:中国现代美学 心性之学 中国美学研究 审美功利主义  美学传统 道德人格  传统儒学 西方美学  朱光潜  中国古代美学
中国美育话语体系的历史渊源、现代传统与发展展望
6
《中国文学批评》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杜卫 冯学勤  出版年:2016
中国现代美育话语的创生,是20世纪初叶王国维、蔡元培等第一代美育家引进西方思想资源和学科体制,从而激活中国部分传统学术思想的结果。第一代美育家在知识结构上有一个突出特点:一方面受益于传统科举教育,受本国文化传统的影响极深...
关键词:现代美育 话语体系 中国  历史渊源 西方思想文化 展望  20世纪初叶  西方现代美学
中国美育传统论纲——当代中国美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之三
7
《美术研究》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杜卫  出版年:2019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16ZDA11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具有历史悠久的美育思想和实践,然而,中国美育传统的理论建构却是在20世纪初叶西学东渐进程中开始的。中国的美育传统把美育纳入"修身"的主要途径,体现了浓郁的家国情怀;把美育定位于以伦理为主要内涵的人文素养的化育,形成了...
关键词:中国美育传统  修身 内化 无用之用 潜移默化
“美学”译名考
8
《文学评论》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李庆本  出版年:2022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艺术美学领域跨文化阐释的空间性研究”(项目编号19BA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学”一词的汉语译名是近代中国美学学科确立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研究者认为在中国最早创用“美学”一词的是德国传教士花之安。经考证,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美学”一词并没有出现在1875年版的《教化议》一书中;在1897年版的《...
关键词:美学 跨文化 王国维  花之安 罗存德  
论艺术学理论学科与文学、美学学科的关系
9
《文艺研究》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杜卫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批准号:16ZDA110)成果。
学科包括知识体系和学术建制两层含义,前者属学科建设的内涵方面,是后者的学理基础。艺术学学科门类独立后,艺术学理论学科面临知识领域认定和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任务。处理好自身与文学、美学的关系,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之...
关键词:文学性  学科门类 独立设置  理论学科 文艺学 美学学科
也谈文学理论的“接地性”
10
《文艺争鸣》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王元骧  出版年:2012
读了刊发在《文艺争鸣》今年第1期上的高建平先生的《理论的理论品格与接地性》一文,感到说得深中时弊,颇值得从事文学理论工作的同行的关注和反思。按我的理解,高先生谈论理论的"接地性"主要是针对当今我国文学理论界在追求理论创新...
关键词:文学理论研究 接地  理论创新过程  从实际出发  理论品格 文艺争鸣 理论工作  文学实践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