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重庆师范大学党委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摄影    思政课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75H指数:8北大核心: 10 CSSCI: 12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我国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的选择
1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处;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龚燕 张明志 陈娟  出版年:2016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编号:2014ZDZZ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纵观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发现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理论依据亟待整合、认知水平存在偏差、实务操作存在误区等问题。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是:在横向上,促进"课程教学—心理活动—危机干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立体网络
评价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四个维度
2
《中国高等教育》重庆师范大学党委;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邓卓明 卢景昆  出版年:2016
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研究”(教社科司函[2015]354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评价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需坚持方向维度、理论维度、转化维度和服务维度。方向维度应当成为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高低的根本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全面深入了解大学生思想困惑和需求实际。
关键词:教学质量 思政课 维度 高校 评价  思想政治理论课 理论课教师 思想困惑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表现与作用
3
《教育与职业》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 侯明志  出版年:2007
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主体性的要求日益重要。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注入双向沟通交流的活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料、贴近学生思想和实际、促进学生自主自觉地内化等多种途径,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把...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主体性 表现  作用  
诠释“以学生为中心”的三重理论视角
4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 赵秀娟 张明志  出版年:2021
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高校党建十四五规划研究”(项目批准号:21SKZZ007)的阶段性成果。
"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逻辑必然。"以学生为中心"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自觉,体现于对育人育才新内涵的自觉认同、方法的自觉接纳和路径的自觉选择...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 立德树人
媒介教育刍论
5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刘清泉  出版年:2003
媒介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媒介教育 ,受众可以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 ,认识自己的需求 ,形成特有的技能与素养 ,从而学会利用大众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 ,创造性或建设性地利用大众传媒来促进自己的发展。但在我国...
关键词:媒介教育 素养  内容和方法  可能性  
跨学科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应用
6
《高校理论战线》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邓卓明  出版年:201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重视跨学科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把跨学科研究作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动力,并以多学科理论为借鉴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注重与时俱进地利用新兴学科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建设
核心素养视域下专业课程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以“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为例
7
《科教导刊》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刘智皓 袁娟  出版年:2019
如何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的关联性和结合点,并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是当前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难点。本文以"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为例,从学科核心素养视域,重点...
关键词:专业课程 核心素养  课程思政  
略论当下社会信任缺失与重构
8
《探索》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重庆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王丽萍 高微 蒲清平 赖炳根  出版年:2013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微公益培养大学生特质性感恩研究";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感恩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重庆市教改重点项目(112028);重庆市教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人际信任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12sksz01);重庆大学2012年思政研究项目"大学生人际信任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针对社会信任缺失现状,从传统道德约束能力弱化、规范性制度不健全、人际信任感培育环境不足、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等角度分析了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建议从强化社会公共组织建设、强化法律制度建设、强化社会公共监督保障、强化社会公共...
关键词:信任危机 社会关系网络 信任重构  
乡村治理中国式现代化:重要意义、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9
《重庆社会科学》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政策研究室;重庆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何睦 何于一 任源钢  出版年:2023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城乡居民社会治理共同体意识培养研究”(2022PY01)。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乡村治理是对马克思主义治理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回应与践行,有利于推进农村融合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前,乡村治理中国式现代化存在一些困境,主要体...
关键词:乡村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农民 乡村振兴  
学生主体、实践育人与模式创新
10
《重庆社会科学》重庆师范大学党政办公室;重庆师范大学党委 王丽萍 龚燕  出版年:2014
主体性教育理论主张人是教育的出发点;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在学生主体性视角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应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先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为重...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 实践教育 学生主体  主体人格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