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脏病    肾脏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    发病机制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建筑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335H指数:8WOS: 2 北大核心: 24 CSCD: 2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
1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张晓良 刘必成  出版年:2006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与医学实践结合、促进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以及提高自我指导的终身学习能力。系统介绍了PBL的历史由来、教学过程、教学评估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临床医学教...
关键词:临床医学  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
《现代实用医学》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刘必成 刘怡然  出版年:2014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日渐增多,作为其主要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DN)也已成为引起慢性肾脏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探讨DN发生机制一直是肾脏病领域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及血流动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 血流动力学障碍 慢性肾脏衰竭  发生机制  代谢紊乱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内皮-足细胞对话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3
《中华肾脏病杂志》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 宋凯云 刘必成 汤日宁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1186、81770735、81470997);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61437);江苏省卫计委科教强卫重点医学人才资助(ZDRCA2016079);肾脏病临床研究中心(BL2014080);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性疾病,深入探讨DKD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改善DKD预后至关重要。传统观念认为,...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内皮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治疗肾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4
《中华肾脏病杂志》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科 付玉琪 涂岩 刘必成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20108007,81670696,81470997);国家重大研究专项基金(2018YFC1314000)。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病原因为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可直接调控EPO基因转录表达,促进红细胞生成,其稳定性由对氧敏感...
关键词:贫血 肾功能不全 治疗  低氧诱导因子 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  
活性维生素D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5
《基础医学与临床》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大医院肾脏科;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刘丹 吕林莉 刘必成  出版年: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953)
慢性肾脏病(CKD)可以导致维生素D缺乏,而后者又可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等机制导致肾脏损伤的加重。体内外研究证明,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替代治疗可以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从...
关键词:活性维生素D 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硬化 肾小管纤维化  
伊贝沙坦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的影响
6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刘必成 罗冬冬 张晓良 孙子林 马坤岭 周秋根  出版年:2004
江苏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7790 0 0 2 4 6 ) ;江苏省卫生厅医学重点人才基金资助项目
目的 :探讨新型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 (Irb)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N组 ,n =7) ,糖尿病肾病组 (DN组 ,n =6...
关键词:伊贝沙坦 糖尿病肾病 肾脏肥大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7
《中华肾脏病杂志》东南大学医学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张玉霞 汤日宁 刘必成  出版年:2021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健康问题,而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对CKD患者的高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和病死率起着重要促进作用。基于其所带...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 慢性 血管钙化 机制  
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对活性氧产生的影响以及茶多酚的干预作用
8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东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王凯 邓红 赵龙 张彤 李海浪 刘必成  出版年:2004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教外司留 (1 998) 679号 ];东南大学科技基金资助项目 (92 2 30 0 1 2 90 )
目的 :探讨在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对活性氧产生的影响和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 :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单独分别培养和共同培养 ,分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及茶多酚干预组 ,培养 0、12、3 6h后 ,用分光...
关键词:高糖环境 肾小球系膜细胞 内皮细胞 细胞相互作用  活性氧 茶多酚 干预作用 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研究进展
9
《中华肾脏病杂志》东南大学医学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汪晓晨 王立婷 汤日宁 刘必成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0735、31571186);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KYCX180183);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ZDRCA2016079);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六个一工程”拔尖人才项目(LGY2018097)。
心脏瓣膜钙化(cardiac valve calcification,CVC)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有效预测因子。了解CKD患者CV...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慢性  心脏瓣膜 钙质沉着症 发病机制 治疗  
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治疗新进展
10
《中国血液净化》泰兴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印荻 章旭 刘必成  出版年:2014
江苏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 H200834
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衰老、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糖尿病血管病变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病理生理现象....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血管钙化 有效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ESRD患者 心血管事件  糖尿病血管病变 肾功能恶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