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教学    课程    学术自由    宪法权利    政治性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95H指数:5北大核心: 9 CSSCI: 9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学术自由权的保障与救济
1
《法制与社会发展》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 何生根 周慧  出版年:2005
学术自由权是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 ,在探查、研究、探讨记录、生产、创造、教学、讲演以及写作等活动中享有的追求、发展、传授知识的自由权。作为一种精神自由权 ,学术自由权具有非政治性、消极否定性等宪法权利属性。学术自由权的实现...
关键词:学术自由 传授知识  讲演 保障  写作  途径  政治性 救济  宪法权利 侵害
论新时期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机制建设
2
《科技创业月刊》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 王为  出版年:2006
我国勤工助学工作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建设一套新的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机制。目前我国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机制建设,需要从组织机构、实践基地、管理手段、监控机制、岗位建设、心理教育等六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规划和治理。
关键词:大学生 勤工助学 管理机制  
国内外科研绩效评价方法比较
3
《科学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山西大学管理学院 王晋萍 甘霖 杨立英  出版年:2006
在对国内外科研绩效评价定性与定量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对国内科研绩效评价进行了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科研绩效评价 定量方法  定性方法  
论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4
《教育探索》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 周慧  出版年:2005
实施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弄清楚它的本质,然后再贯彻必要的原则。在教学理念上,它强调学生本位;在 教学设计上,它以问题本位为主;在教学评价方面,它看重过程本位。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学生本位 问题本位  过程本位  
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中心环节
5
《红旗文稿》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 卢春龙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项目号为17@ZH014]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的高等学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高素...
关键词:人才培养  中心环节  立德树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大学  高校 社会主义事业
从校风建设视角看合并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合
6
《文教资料》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 王为  出版年:2005
本文从校风建设角度,阐述了校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校风建设切入点论述了合并高校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及其他。
关键词:合并  高校 校风 文化
论高校教学计划的管理权限分配
7
《中国大学教学》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 王景群  出版年:2005
教学计划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教学计划管理主要包括制定、修订、执行三个主要环节,制定教学计划是高等学校在增设新专业时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内容的过程.教学计划管理权限是在教学...
关键词:教学计划管理 权限分配 高校 高等学校  计划管理权限  人才培养  纲领性文件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管理环节
权责对等:国有档案公布权的属性与行使探析——兼评《档案法》第三十二条
8
《档案与建设》中国政法大学档案馆;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 王改娇 朱亚峰  出版年:2022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国有档案公布权的立法演进,分析其行使现状,提出国有档案公布权是一种公权力,档案馆或有关机关既是权力主体,也是责任主体,行使权力即为履行责任。国家应通过制定公布权行使程序,将国有档案公布列入档案部门工作规划...
关键词:国有档案 档案公布权 公权力  档案开放 档案公布职责  
“民法学案例研习”的教学目的
9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 田士永  出版年:2014
一、概说尽管教育哲学可能有所不同,[1]但在任何课程都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这一点上则没有什么争议。课程的教学目的也就是课程所欲实现的目标。没有哪门课程没有教学目的,关键在于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是否科学合理。课程教学目的决定...
关键词:教学 课程 案例  笔者  目的  前提  研习
朱熹与浙江书院
10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 何生根  出版年:2002
论述了朱熹与浙江书院的交往,认为朱熹讲学促进了浙江书院的发展。分析了朱熹频繁出入书院,积极讲学于浙江各地的原因,以及朱熹如何利用书院达到他的政治理想,最后,探讨了朱熹留下的遗迹对书院发展的影响和朱熹对书院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浙江  朱熹  书院 教育思想 教育机构 政治理想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