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小麦    砂姜黑土    叶绿素荧光    秸秆还田    超高产小麦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轻工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683H指数:13WOS: 2 北大核心: 39 CSCD: 3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及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1
《生态学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李玮 乔玉强 陈欢 曹承富 杜世州 赵竹  出版年:201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4B09;2011BAD16B06;2013BAD07B08);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青年基金(13B0217);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11C0202;13C0212)
通过安徽省蒙城县砂姜黑土上连续4a的冬小麦-夏玉米连作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配合施用不同量氮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降低土壤容重2.5%—9.2%,提高含水量8.2%—28.5%和表层...
关键词:秸秆还田 砂姜黑土 氮肥水平 理化性质 作物产量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评价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肥力的影响
2
《土壤学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濉溪县科学技术协会 陈欢 曹承富 张存岭 李玮 乔玉强 杜世州 赵竹  出版年:201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4B09;2011BAD16B06;2013BAD07B08)资助
利用安徽濉溪杨柳定位试验(1981-)为平台,以土壤的5种酶活性(脲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7种基础化学性质(pH、EC、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最后将...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砂姜黑土 土壤肥力  施肥方式
中国主要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结构及养分和微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综述
3
《生态环境学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大学/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张向前 杨文飞 徐云姬  出版年:20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1305;2016YFD0300408);扬州大学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JRK2018004)
耕作方式是影响土壤质量变化及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外在因素,农业生产和作物高产都离不开适宜的耕作方式,合理的耕作方式不仅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特性,还可有效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及资源的高效利用,而耕作方式不合理则会导致...
关键词:耕作方式 土壤结构 土壤养分 微生态环境
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氮、钾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武际 郭熙盛 王允青 汪建来 杨晓虎  出版年:2007
国家和安徽省"粮食丰产工程"项目(2006BAD02A06)资助
在低钾和中钾土壤上,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氮、钾养分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配合施用促进了弱筋小麦植株氮、钾含量的提高,氮、钾养分吸收表现出一定的正交互作用;合理配施氮钾肥能够显著地提高弱筋...
关键词:氮钾配施 弱筋小麦 产量  品质  养分吸收 土壤供钾水平  
氮肥基追比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麦类作物学报》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蒙城县农技推广中心 杜世州 曹承富 张耀兰 赵竹 乔玉强 刘永华 张四华  出版年:2009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06-19)
为探讨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适宜的氮素运筹技术,在2006—2008年,以强筋小麦济麦20、烟农19和中筋小麦皖麦50为材料,在超高产(公顷产量9000kg以上)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氮素不同基追比例对小麦产量、品质及植株养...
关键词:小麦 氮肥运筹 产量  品质  
机播条件下行距与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
《麦类作物学报》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蒙城县农机推广站 赵竹 曹承富 乔玉强 杜世州 张耀兰 张明杰  出版年:2011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09010301021);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06-23)
为给小麦优质高产机械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机播条件下,研究了密度、行距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和基本苗对小麦籽粒产量均有影响。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基本苗240万.hm-2产...
关键词:小麦 机播 行距 密度  光合特性 品质  产量  
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质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的影响
7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张向前 杜世州 曹承富 乔玉强 赵竹 张耀兰  出版年:2014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4B09;2011BAD16B06;2013BAD07B08)
为进一步改善小麦群体质量,研究了不同密度下皖麦52和烟农19主要生理指标及产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烟农19的叶面积指数在基本苗120×104株·hm-2(M1)和210×104株·hm-2(M2)下高于皖麦52,而在30...
关键词:密度  干物重 叶绿素 叶绿素荧光 产量  
不同土壤供钾水平下施钾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8
《麦类作物学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武际 郭熙盛 王允青 汪建来 杨晓虎  出版年:2007
加拿大PPI/PPIC资助项目(Ah2004-04)
为给弱筋小麦优质生产中的合理施钾提供依据,以皖麦48为供试品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低钾和中钾土壤上分别研究了施钾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钾和低钾土壤上增施钾肥均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但在低钾土壤上钾肥的...
关键词:弱筋小麦 施钾 产量  品质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砂姜黑土有机质组分与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9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李玮 乔玉强 陈欢 杜世州 赵竹 曹承富  出版年:201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4B09;2011BAD16B06;2013BAD07B08);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青年基金(13B0217)
在安徽蒙城砂姜黑土上进行4a的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砂姜黑土耕层土壤有机质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特征,分析不同有机质组分、作物产量以及碳库管理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砂姜黑土耕层土壤总有机质、活性...
关键词:秸秆还田 砂姜黑土 土壤有机质 碳库管理指数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砂姜黑土的固碳效应分析
10
《土壤学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濉溪县科学技术协会 李玮 孔令聪 张存岭 姜涛 陈欢 乔玉强 杜世州 赵竹 曹承富  出版年: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24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4B09;2011BAD16B06;2013BAD07B08)资助
以安徽淮北32a的定位试验为平台,运用土壤等质量方法对土壤耕层的固碳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不施肥和单施化肥,施用有机肥显著降低了表层土壤容重。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单施化肥均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含量有显著作用,但...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活性  固碳效应  施肥模式 砂姜黑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