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氮肥基追比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Effect of Basal /Topdressing Nitrogen Ratio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Super-high-yielding Wheat in Huaibei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杜世州[1,2] 曹承富[1,2] 张耀兰[1,2] 赵竹[1,2] 乔玉强[1,2] 刘永华[3] 张四华[3]

机构地区:[1]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安徽合肥230031 [2]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 [3]安徽省蒙城县农技推广中心,安徽蒙城233500

出  处:《麦类作物学报》

基  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06-19)

年  份:2009

卷  号:29

期  号:6

起止页码:1027-10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讨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适宜的氮素运筹技术,在2006—2008年,以强筋小麦济麦20、烟农19和中筋小麦皖麦50为材料,在超高产(公顷产量9000kg以上)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氮素不同基追比例对小麦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公顷施纯氮307.5~322.5kg(其中化肥氮270kg)、基追比例10:0~4:6范围内,济麦20、烟农19和皖麦50的籽粒产量、穗粒数、千粒重均随拔节期追氮比例的增大而递增,并与此期追氮比例呈极显著简单直线正相关或二次曲线相关;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等品质指标均随拔节期追氮比例增加而提高。烟农19和皖麦50的植株体内含氮量随生育进程而渐降,分蘖期最高,成熟期降至最低。以上结果说明,淮北地区小麦实现超高产栽培的氮素运筹方式以氮肥总量的40%~50%基施、50%~60%拔节期追施为宜,传统的氮素“一炮轰”运筹方式难以达到9000kg/ha的超高产水平。

关 键 词:小麦 氮肥运筹 产量  品质  

分 类 号:S512.1] S3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