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中学生    课堂教学    复习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生物科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54H指数:4北大核心: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浅议高中历史课堂人文素养的培养
1
《考试周刊》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 任文中  出版年:2011
当前,高中生人文素养缺失,历史课堂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钻研教材,深入挖掘历史蕴涵的人文内涵,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榜样带动,激发学生的爱国心、责任感。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 人文素养 培养方法  
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
2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 姚建忠  出版年:2013
地理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课堂提问的一些观点从几个方面做简单的阐述:课堂提问内容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提问过程须按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展规律层层推进,课堂提问要有助于活跃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谈物理习题的问题化教学
3
《物理教学》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 俞菊明  出版年:2011
问题化教学是以问题为纽带,通过组织问题和学生在问题中的思考来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物理习题的解答过程是应用物理知识解答物理情境中存在的物理问题的过程。对好的物理情境中的物理问题的发掘,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水...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 物理习题 创新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  教学组织形式 知识发展 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4
《长三角.教育》江苏省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 王惠英  出版年:2009
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
关键词:创新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  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型国家 实践  培养  胡锦涛总书记 现代化建设  
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5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高级中学 徐兰  出版年:2015
随着义务教育的改革实施,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信息技术教学也必须要符合教育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满足高中学生对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一、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主体的增加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
关键词:多元评价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技能 学生信息技术  信息加工 高中教材 实际应用水平  课堂教学设计
对课间操改革的可行性研究
6
《科技信息》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 刘晓华  出版年:201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课间操的概念、功能、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课间在我国学校体育界具有重要意义,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正常合理的,望通过本研究对其更好的发展提供相关理论经验。
关键词:课间操 改革  对策  
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瓶颈的研究和对策
7
《才智》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 孙林凤  出版年:2012
当下学生体质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而提高学生体质的途径主要还是在学校,而学校主要还是学校体育,然而体育教学中的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及发生后处理的难度又困扰着我们一线上课的教师,且影响着体育教学正常的开展和教学计...
关键词:安全  体育教学 案例  分析  建议  
高中数学课堂例题的选择与训练策略
8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江苏苏州市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 丁杰良  出版年:2015
一、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例题选择存在的问题1.过分依赖教材有些教师只讲教材中的例题和课本后面的习题,尤其是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这种做法,看似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但是忽视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2.忽视教材中例题有些教师不认真研读...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 训练策略  
从《教育的目的》看怀特海心智教育思想
9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江苏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 谢友明  出版年:2014
读了英国教育家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一书,受益匪浅.书中将激发学生的聪慧置于现代教育的核心,明确指出教育要让孩子学会自由选择去探索未知领域,才能孕育出智慧和创造新的知识.怀特海的深刻的教育思想得到了教育者的广泛认同,并影...
关键词:《教育的目的》 教育思想 怀特海  心智 现代教育 自由选择  教育问题 教育家
探析高中数学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
10
《时代教育》江苏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 盛继中  出版年:2013
本文就以数与形之间的联系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数与形两者之间的转换方法及途径,并对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进行举例,以期望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形结合 解题方法 教学效率 应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