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农业职业教育    种球生产    农业教育    栽培技术    专业现代化建设    

研究学科:轻工类    经济学类    生物科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96H指数:4WOS: 1 EI: 1 北大核心: 14 CSCD: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直链淀粉含量与稻米的糊化温度及胶凝度的关系 ( EI收录)
1
《食品科学》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 夏红  出版年:1998
测定了169个稻米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及胶凝度。结果表明:影响稻米蒸煮及食用品质的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及胶凝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关的。一般直链淀粉含量低则糊化温度高而胶凝度较软。除直链淀粉含量外,其它一些因素也影...
关键词:稻米 直链淀粉含量 糊化温度 胶凝度  
脲甲醛肥在稻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2
《江苏农业科学》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吴县市农业局土肥站 陈易飞 朱永绥 朱风根 徐红艳  出版年:2000
苏州市科委资助项目! (SN2 - 960 3)
自制的脲甲醛肥为白色粉末状 ,难溶于水 ,含氮 41%~ 43 % ,不挥发 ,不吸湿。施入农田后 ,其养分主要靠微生物分解而慢慢地释放 ,是一种缓释性肥料。农艺要求脲甲醛肥中氮素养分的释放必须与稻、麦的需求相适应 ,故...
关键词:脲甲醛肥  尿素 甲醛 缓释性能 小麦 水稻  肥效
两系稻结实期胚乳和茎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的研究
3
《作物学报》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苏州农业学校 李木英 石庆华 潘晓华 张荣珍 谭雪明  出版年:2002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96 35 2 5 )
选用不同类型的两系杂交稻 ,研究结实期胚乳和茎、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及其对灌浆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 :胚乳中 ATPase和 Q酶活性与灌浆结实密切相关 ;胚乳中低含量可溶性糖表明了淀粉合成迅速。茎鞘中高含量的可...
关键词:结实期 胚乳 茎鞘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 两系杂交稻 代谢活性  
风信子的种球生产(上)
4
《中国花卉盆景》苏州农校 蔡曾煜  出版年:1998
一项耗时费力的研究,成功后却留不下多少图片资料,不能不说是一桩憾事。而这种现象在目前花卉界却比较普遍。在这方面,江苏苏州农校的蔡曾煜老师是个有心人。他能把研究过程的每一环节都通过照片和墨线图表现出来,直观性极强。相信不了...
关键词:风信子 生育性状 发育特点 子球增殖  
荷兰的农业教育
5
《世界农业》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 吴雪芬  出版年:2000
关键词:荷兰  农业教育 研究体系  教学方式 农技推广
莴笋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6
《江苏农业科学》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 马运涛 陈呹琦 钱德山 陈秀芳  出版年:2000
在苏州地区 ,春莴笋的营养生长期可划分为 :发芽期 7d左右 ,幼苗期 30~ 35d ,莲座叶生长前期 70~ 75d ,莲座叶生长后期约 30d ,肉质茎形成期 5 0d左右。经统计分析 ,单株平均叶片数、叶片鲜重与...
关键词:莴笋 生长特性  营养生长周期  采收期
高锌牛乳的研究开发
7
《中国乳品工业》上海光明乳业技术中心;苏州农业学校 巫庆华 周建俭  出版年:2001
研究了以生鲜牛奶为原料、以乳酸锌进行营养强化的高锌乳制品。通过实验确定了锌源、生产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产品安全,性能稳定,乳制品锌含量为0.01g/L。
关键词:高锌牛乳  生产工艺 产品开发  乳酸锌 营养强化
羊肚菌子囊孢子释放机理初探
8
《中国食用菌》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 陈易飞  出版年:2001
本文论述了羊肚菌子囊孢子释放同温度、光照、湿度等之间的关系 ;初步探讨了羊肚菌子囊孢子释放的机理 ,提出了囊盖转折处力稳定性差 ,是囊盖破裂而释放孢子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羊肚菌 子囊 孢子 释放  机理  
南方巨峰葡萄低产原因与增产技术
9
《中国果树》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省镇江市多管局;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 修德仁 叶金伟 刘朝芝 吴德海 尹廷相  出版年:1993
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大量引种巨峰葡萄进行栽培,到1989年,仅江苏、浙江、上海3省市的栽培面积已近6 666 hm^2(公顷),各地都创造了一些早期丰产的典型,但也出现了不少低产园.据1985-1991年对江苏、浙江、...
关键词:葡萄 巨峰葡萄 低产 栽培  
酸豆奶可接受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10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苏州农业学校 曹卫华 夏红  出版年:2001
对影响酸豆奶可接受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大豆经沸水煮 6min ,再用 0 .5 %的NaHCO3 溶液浸泡 12h后可基本消除豆腥味。在豆浆中加入 9%的蔗糖 ,灭菌冷却后接种乳酸菌 ,经发酵后生产出酸豆奶...
关键词:酸豆奶 可接受性 影响因素 豆腥味 大豆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