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英语    翻译    英语学习    英语教学    FAMOUS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自动化类    建筑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878H指数:16WOS: 3 北大核心: 34 CSSCI: 33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由关联理论看幽默言语
1
《外语教学》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 王勇  出版年:2001
作者从语用的角度研究幽默言语。首先概括了有关幽默机制的理论,然后将其与语用学理论结合起来作实例分析。作者发现这是研究幽默生成与幽默理解的较好的一种方法。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幽默语言研究是一个语用的问题, 在理解幽默的过程中...
关键词:幽默言语 乖讹 语用  关联  
《最蓝的眼睛》的扭曲与变异
2
《外国文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 谢群  出版年:1999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不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具有将黑人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学技巧相结合的独特魅力,在小说的主题方面,作者亦从黑人女性的视角出发,对美国黑人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洞察入微的描述以及深入细致的探...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 黑人文学 托尼·莫里森
编译在软新闻汉译英中的应用
3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方幸福  出版年:2002
翻译实践中常常看到一些译者在英译汉语软新闻时并未遵从传统的翻译理论 ,而进行了大胆编译 (删除或增加某些内容 )。本文从软新闻的文本特点及其传播功能出发 ,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制约软新闻宣传效应的实例分析 ,认为软新闻独特...
关键词:软新闻 编译  宣传效应  
意象派、庞德和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轫
4
《外国文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 张强  出版年:2001
20世纪初 ,一股声势浩大的文学浪潮席卷欧美大陆。美国诗歌也发生了重大的演变 ,以破竹之势对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进行了猛烈的冲击。然而 ,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新风貌不是一种孤立或自发的文学现象 ,它与 19世纪末以来的西方文...
关键词:现代主义诗歌 美国诗歌 意象派 诗美  诗艺  庞德  传统文学  西方哲学  尼采哲学 柏格森
从《雾都孤儿》看狄更斯的反犹主义倾向
5
《外国文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乔国强  出版年:2004
就《雾都孤儿》一书中所揭露的社会犯罪现象而言 ,狄更斯并不是严格按照现实主义所强调的真实性原则来反映的 ,而是从种族主义立场出发 ,认为犹太人“人种”生来就带有恶魔般的品性 ,不应该属于人类文明社会中一员的偏见传统。本文...
关键词:狄更斯 倾向  现实主义  描写 作品  立场 孤儿 应该  反映  现象  
浅谈广告英语中双关语、杜撰词、仿拟、明喻和暗喻的翻译
6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 刘荣征  出版年:2002
英语修辞格是广告英语中经常使用的重要语言手段。如何对广告英语中的修辞进行翻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对广告英语中的双关、杜撰词、仿拟。
关键词:广告英语 双关 杜撰词 仿拟 明喻  暗喻 翻译
后殖民理论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启示
7
《外国语》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 胡德香  出版年:2005
产生于西方的后殖民理论在我国文艺理论界产生的深刻反响也波及到翻译研究领域。本文介绍几位影响较大的后殖民翻译理论家的思想,分析我国翻译研究上存在的一些后殖民倾向,反思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提出对后殖民理论应该采取的态度。
关键词:后殖民理论 翻译研究 研究领域  理论界 理论家 并提  
道格拉斯·罗宾逊以人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思想评介
8
《中国翻译》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陈宏薇  出版年:2006
本文从四个方面较详细地评介美国翻译理论家道格拉斯·罗宾逊以人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思想。评介内容有:以人为中心的教学内容、翻译教师和学员都是社会存在的教学理念、基于人的认知规律(穿梭于经验与习惯之间)的教学模式和以学员为中心(...
关键词:道格拉斯·罗宾逊 翻译教学思想  借鉴意义  
从小说美学的角度看《孔乙己》英译文的艺术成就
9
《外国语》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 陈宏薇  出版年:2000
本文根据小说美学的人物、时空、情节、叙述、语言等要素 ,比较研究了鲁迅的小说名篇《孔乙己》与杨宪益、戴乃迭先生所译英译文的艺术成就。通过典型实例分析 ,本文说明译者如何以生动简洁的笔触、符合人物社会地位与性格的贴切选词以...
关键词:《孔乙己》 文学翻译  小说美学 审美要素 艺术世界 人物社会地位  时空  情节  叙述  语言  
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10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 周洪宇 向宗平  出版年:2001
20世纪初 ,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为杜威教育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土壤 ,而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又反过来促进了当时的中国教育 ,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杜威  教育思想 中国  影响  教育发展 教育目的 学制确立  教育理论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