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常州工学院法政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共同富裕思想    房屋拆迁    民族精神    科学社会主义    瞿秋白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58H指数:8北大核心: 8 CSSCI: 7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从职业身份看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州工学院法政学院 刘俊清  出版年:2006
社区工作者是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主力军。由于他们的职业身份不明确,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社区工作者不适应新型社区建设的需要。因此,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身份,进行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关键词:社区工作者  职业身份 专业化  职业化 队伍建设  
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范围的思考
2
《城市发展研究》常州工学院法政学院 何虹  出版年:2006
城市房屋拆迁的补偿范围是拆迁活动的核心内容,补偿范围不全面,拆迁矛盾便不能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范围过于狭窄,土地使用权没有完全补偿。文章针对目前拆迁补偿范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补偿范围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房屋拆迁 补偿范围  
底线伦理还是美德伦理?——兼论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
3
《现代大学教育》常州工学院法政学院 马唯杰  出版年:2005
底线伦理和美德伦理是两种不同品性的伦理形态,处于社会伦理体系的不同层面。前者强调人们行为的合规则性,以社会调控、他律约束为实现机制;后者着眼于人的品质塑造,以自律与激励为其实现机制。高校德育应坚持美德伦理的价值取向,因为...
关键词:美德伦理 高校德育 底线伦理 价值取向  人才培养目标  实现机制  伦理形态 伦理体系 社会调控 德才兼备  循序渐进  学校德育  规则性  先导性  前瞻性  过程性  系统性  意识  大学生  他律  自律  有理  
走向主体间性的高校德育——高校交往德育模式初探
4
《常州工学院学报》常州工学院法政学院 王萍霞  出版年:2004
在论述了德育即交往的德育本质观基础上 ,针对忽视学生主体性的“主—客”两极的高校工具性德育模式 ,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重新审视与反思高校德育工作 ,尝试提出了主体间性的高校交往德育模式 ,并分析了模式的四个特征 :...
关键词:交往德育 德育交往 高校德育 德育本质 双向建构  德育模式  主体间性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反思  
城市房屋拆迁评估问题的探讨
5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常州工学院法政学院 何虹  出版年:2005
补偿安置的标准和数额是城市房屋拆迁的核心问题,而被拆迁房屋的评估是问题的关键。目前城市房屋拆迁评估当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针对目前评估机构的特性、评估的方法和评估的依据进行探讨,分析了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评估存在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房屋拆迁评估 评估机构  评估方法  城市房屋拆迁评估 评估问题  被拆迁房屋 补偿安置  相应对策  数额
论《物权法》中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质押制度
6
《学术界》常州工学院法政学院;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黄建文 李银芬  出版年:2008
随着《公司法》的修改和《物权法》的颁布,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质押制度比原《担保法》的相关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本文通过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法律特性的研究,认为在新《公司法》和《物权法》的架构内,只有具备股权质押的法律条件,...
关键词:物权法 有限责任公司  股权 质押
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范围的思考
7
《北方经济(学术版)》常州工学院法政学院 何虹  出版年:2006
城市房屋拆迁的补偿范围是拆迁活动的核心内容。补偿范围不全面,拆迁矛盾便不能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范围过于狭窄,土地使用权没有完全补偿。本文针对目前拆迁补偿范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补偿范围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房屋拆迁 补偿范围  
交往:架起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桥梁
8
《高教发展与评估》常州工学院法政学院 王萍霞  出版年:2005
提出高校德育新模式——交往德育模式。交往德育模式要处理好与三个世界的关系。交往德育模式要避免出现四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交往德育 实现机制  德育模式 高校  有效性  大学生  
“合班”授课形式下的“两课”教学改革初探
9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常州工学院法政学院 钱翠玉  出版年:2005
“合班”授课是目前高校在公共课教学中普遍采取的一种形式。“合班”授课给“两课”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影响到了“两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下,进行“合班”授课形式下的“两课”教学的改...
关键词:“合班”授课  “两课”  教学改革
试论高校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
10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常州工学院法政学院;常州工学院学工处 王萍霞 肖华  出版年:2006
艺术教育具有十分强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受到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的熏陶。因此,应展开德育的艺术之翼,通过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增强德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为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发挥...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 德育效应 现实途径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