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走向主体间性的高校德育——高校交往德育模式初探    

Towards Intersubjective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A Probe into the Communicative Pattern for Undergraduate Moral Edu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萍霞[1]

机构地区:[1]常州工学院法政学院,江苏常州213022

出  处:《常州工学院学报》

年  份:2004

卷  号:17

期  号:5

起止页码:79-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在论述了德育即交往的德育本质观基础上 ,针对忽视学生主体性的“主—客”两极的高校工具性德育模式 ,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重新审视与反思高校德育工作 ,尝试提出了主体间性的高校交往德育模式 ,并分析了模式的四个特征 :德育交往行为在于主体间性的生成、主体具有多极性、主体之间双向建构、德育交往行为的核心要求是理解。

关 键 词:交往德育 德育交往 高校德育 德育本质 双向建构  德育模式  主体间性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反思  

分 类 号:G41[教育学类] G6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