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马丁·路德    路德    德国文学    操练    婚姻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15H指数:2北大核心: 7 CSSCI: 5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丝绸之国与希望之乡--中世纪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探析
1
《德国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博士 谭渊  出版年:201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1&ZD02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研究”(项目批准号:11CWW02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NCET20111123)研究成果
早在古代希腊罗马人当中,中国就已作为丝绸之国而闻名。中世纪时,德国人将中国称为"赛里斯"和"契丹"。在德语文学作品中,赛里斯首先作为梦幻般的丝绸之国出现在13世纪沃尔夫拉姆的英雄史诗《帕其伐尔》中。在15世纪诗人罗森斯普...
关键词:中国形象  德语文学 赛里斯  契丹  约翰长老  
涎腺肿瘤MRI诊断
2
《放射学实践》不详;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Lethaus B Ketelsen D vanStiphout RS Heuschmid M Horger M 焦豫(译)  出版年:2011
涎腺肿瘤占所有肿瘤的比例不足3%,其中大多数(60%~80%)为发生于腮腺的良性肿瘤。发生病变的涎腺越小,肿瘤为恶性的可能性越高。其中腮腺肿瘤中恶性肿瘤占20~25%;颌下腺恶性肿瘤比例稍高,占40%~50%;舌下腺及其...
关键词:小涎腺肿瘤 MRI诊断 恶性肿瘤  腮腺肿瘤 良性肿瘤  颌下腺 恶性率  舌下腺
德意志之名:德国国名的起源与国号的演变
3
《史学集刊》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林纯洁  出版年:2021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前沿青年团队“变异学研究”(2017QYTD15)。
现代德语中,德国国名“Deutschland”一词起源于中世纪早期日耳曼民族语言的名称“theodiscus”“diutisk”等词,具有语言、民族、地理和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含义。国号中通常会包含国名的地理或民族因素,但长...
关键词:德国  国号 德意志  日耳曼  
浅谈《艾菲·布里斯特》中艾菲的人生悲剧
4
《文学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胡清韵  出版年:2013
本文深刻分析冯塔纳作品《艾菲·布里斯特》中主人公艾菲的性格和其所处时代特征,揭示造成艾菲婚姻和人生悲剧的原因;并与同时代另两部批判现实主义经典名作《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宁娜》进行多角度的异同对比,分析得出和与之齐名...
关键词:艾菲·布里斯特  性格 时代  悲剧 比较文学
《路德全集》魏玛版的历史与未来
5
《德国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林纯洁  出版年:2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路德全集>魏玛版研究"(项目编号:12YJCZH1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09年,《路德全集》魏玛版历经126年完成,尽可能地收集齐全了路德著作的手稿与早期印刷版本,共123卷,分为著作、《圣经》、书信与桌边谈话四个部分。该版基本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路德的著作,并编辑了详细的索引和说明,从而...
关键词:马丁·路德 《路德全集》魏玛版  基督新教研究  宗教改革
图林根的彩狮
6
《新产经》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林纯洁  出版年:2013
图林根州位于德国中部,拥有魏玛、耶拿、埃尔福特等历史文化名城,历来人文荟萃,马丁·路德曾在瓦特堡将《圣经新约》从希腊语翻译为德语,奠定了现代德语的基础;歌德、席勒曾在魏玛开创了德国文学的古典时代。但图林根成为一个独立的行...
关键词:图林根  埃尔福特  德国文学 人文荟萃 古典时代 耶拿  马丁·路德 施瓦茨  魏玛  黑森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史华慈译本谚语翻译策略分析——以前八十回为例
7
《现代语言学》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岳佳欢  出版年:2020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璀璨的瑰宝,其内容博大精深,其语言更是学者们孜孜不倦研究的课题。史华慈译本自2007年问世以来,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章开始陆续出现,但相比其他译本的谚语翻译研究来说,在这方面对该译本的研究可以说仍尚处空白...
关键词:红楼梦 史华慈  谚语 翻译策略  认知语言学
歌德《浮士德》中的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
8
《外国文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谭渊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歌德及其作品汉译研究"(14ZDB091)~~
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将歌德的名著《浮士德》置于创作的历史环境中,在18世纪德国伦理环境转变的语境中对论题进行研究,解读浮士德的伦理抉择以及作品所体现的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冲突。文中指出,在歌德笔下,浮士德的人生尽...
关键词:歌德  《浮士德》 魔鬼 文学伦理批评  斯芬克斯因子  
浅析《埃格蒙特》中克拉拉的自杀缘由
9
《世界文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岳佳欢  出版年:2020
戏剧《埃格蒙特》是德国作家歌德根据真实故事进行改编,以16世纪的低地国家反抗西班牙的统治为创作背景,除了塑造悲剧英雄埃格蒙特以外,还塑造了许多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奥兰吉伯爵和女主人公克拉拉。而不出意料地,在歌德的笔下...
关键词:马斯洛 歌德  《埃格蒙特》  克拉拉  自杀
属灵的操练:马丁·路德的婚姻家庭伦理观
10
2014林纯洁  出版年:2014
面对基督教中婚姻与守贞之间的巨大张力和中世纪晚期婚姻制度与性道德的严重危机,马丁·路德提出了一种以婚姻为天职且属于世俗领域的新观念,即主张从人性出发,废除神职人员的独身制度,反对将婚姻设为圣礼;认为婚姻是上帝设立的神圣制...
关键词:路德 婚姻 家庭  天职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