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学生    高校    满意度    课程    美育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244H指数:8北大核心: 5 CSSCI: 3 RDFYBKZL: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高校学生对教学、任课教师和课程满意度的调查
1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赵伶俐 潘莉  出版年:2001
重庆市教委"重庆市高校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资助项目
通过对重庆市院校合并前 2 4所高校 32 6 6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及分析表明 :高校学生对高校教学总的满意度分布有学校类型和年级的差异。比较起来 ,满意度分布最积极的是理工类高校 ,满意度分布最消极的是师范类高校 ;随着...
关键词:高校 教学 任课教师 课程 满意度 抽样调查 大学生  
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
2
《现代大学教育》西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赵伶俐 潘莉  出版年:2003
交叉学科亦即学科有机综合 ,已成为当代科学发展主流 ,也提高了知识创新的速度和密度。以知识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为已任的高等学校 ,在当代交叉学科发展中起了中坚作用 ,而且因此也受益深远。追求上乘发展的高校 ,应当将促进学科...
关键词:交叉学科  高等学校  学术创新 评价标准  
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中端论——视点结构教学原理及其技术系统研究
3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赵伶俐  出版年:2004
教学技术是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的中端或中介、桥梁。历经十年多项相关课题的研究,我们从中外古典和现当代经典教学理论以及前沿科学理论中发现了共同含有的"点—结构"特质,结合各级各类各科教学的实际教学行为,提炼出了具有普适通用性...
关键词:教学科学 教学技术 教学艺术 视点结构教学  教学原理
论美感增力性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育科学化原理研究之一
4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赵伶俐  出版年:1999
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项目
美感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生理和心理原因,因而才能以其显著的增力性激发着人们去追求、去创造。美感增力性的生理基础具有强度适中和第二信号系统支持的特征;其心理基础在于美感合乎人的心理需要和人的充分创造性的本质,决定了它在人的精神...
关键词:美感 增力性  强度适中  第二信号系统 本质力量  
论美育的科学化——兼论整个教育构成的科学化
5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赵伶俐  出版年:2002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学校美育系统与美育心理发展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之一
科学是对自然和社会构成规律的探求 ,即对世界和谐构成态原理的研究。和谐就是美。故关于美的教育本质上应是使受教育者明了和谐世界构成规律即美的构成律的教育科学。这种意义上的、非通常所指单纯艺术教育意义上的美育 ,必须达到科学...
关键词:美育 科学化  理论系统化  实验化 数量化  
关于大学生对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现状满意度的调查
6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西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唐点权  出版年:2002
本文以全国3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抽样对象,通过时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与执行倩况的调查分析表明:高校的教学管理总的情况是严格的,但在教学活动开展上实在太少,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应是“学生评价”,再辅之以“专家听课”的方...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 教学管理 满意度 调查研究  
论审美化德育模式的建构
7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西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周鸣鸣  出版年:2004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德育审美化课程结构理论与实践研究"(DEA0 10 198)
审美化德育模式就是以道德教育的超越理念为哲学基础 ,以实现道德自由为宗旨 ,以德育美的建立为目标 ,去提升德育及其对象的精神境界 ,使道德教育在对人生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过程中完成。
关键词:审美化 德育模式 建构  
高校课程价值、问题及文理课程交叉设置构架——培养创造性的策略研究
8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赵伶俐  出版年:2000
高校教学包括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等 ,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与价值的主渠道。现代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共同目标与价值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其特殊目标与价值则是必须特别看重和特别实施对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培养。然而从普遍情...
关键词:高等教育价值 创造性素质  文理科交叉  课程设置
科学发展观对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意义
9
《黑龙江高教研究》重庆医科大学校长办公室;西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张颂宪 冯沈萍  出版年:2005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对各方面的工作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巨大的潜力。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取向,对于深化高校后...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高校 后勤社会化改革
研究生科学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
10
《中国高教研究》西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郭彦霞  出版年:2005
科学思维能力作为研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一年级研究生32名作为研一实验组,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对其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另抽取一年级研究生32名和三年级研究生27名分别作为研一对照组和...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 科学思维能力 信息加工 认知结构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