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清代    国民党    袁世凯    乾隆朝    考论    

研究学科:轻工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67H指数:4北大核心: 18 CSSCI: 23 RDFYBKZL: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学术规范与博士生教育
1
《社会科学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 郭世佑  出版年:2005
本文针对目前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六大突出问题,立足于学术规范的立场,提供了八大应对举措。作者认为,博士生培养若能从综合治理入手,全面整顿,则广大师生不仅是学术规范的受制者,而且还将是它的受益者。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 学术规范 博士生培养 应对举措  师生 作者  立场 整顿  受益者 突出问题  
卫所制度变迁与基层社会的资源配置——以明清蔚州为中心的考察
2
《求是学刊》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 邓庆平  出版年:2007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明清卫所制度与华北基层社会变迁";项目编号:020438
明代全国普设卫所,至清初方裁改,这一延续了数百年的历虫演变进程,对地方行政区划和基层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明清时期蔚州地区在经历蔚州—蔚州卫—蔚县的政区演变过程中,社会资源的分享与重新配置为讨论的重点,生动呈现...
关键词:明清 卫所 资源配置  蔚州  
民族主义的裂变——以孙中山与苏俄关系为中心的分析
3
《江苏社会科学》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浙江大学历史系 郭世佑 邓文初  出版年:2005
关于孙中山晚年民族主义的“苏俄转向”的解释,学界一直聚讼纷纭。本文通过对已经解密的档案的分析,认为这一转向乃是孙中山在寻求国家统一过程中,与国内各政治、军事的实力角逐的结果,也是选择在华国际的势力,尤其是在与苏俄的物质援...
关键词:民族主义 孙中山 苏俄 利害关系 政治  霸权 国家统一  中国  博弈  世界  
乾隆朝“中正榜”探研
4
《历史档案》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 王学深  出版年:2019
科举制度发展至清代已历经1100余年的历史,士子对于进士登科的渴望臻于顶点。但是,随着清代人口和参加科举考试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科举定额制的施行,能够成功进士及第者实属少数中的少数,甚至乡试中举也成为了士子们难以逾越的龙...
关键词:士子 乾隆朝 录取人数 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 进士及第  落第 定额制  
从《纽约时报》看伍廷芳病逝前夕与孙中山的关系真相
5
《学术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 郭世佑  出版年:2011
查阅《纽约时报》的多篇报道以及对伍廷芳本人的采访,加上知情人伍朝枢的叙述,参照当时的南方局势与伍廷芳的个人旨趣可知,在伍廷芳病逝前的一周之内,伍廷芳与孙中山的合作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伍廷芳病故之前的辞职通电就是伍孙同盟...
关键词:《纽约时报》 伍廷芳 辞职通电  孙中山 陈炯明
清代直隶的旗地圈补与地方社会结构的变动——以清代卫所变革为中心
6
《清史研究》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 邓庆平  出版年:2017
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3JHQ031);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第五轮卓越学科领域计划项目(AoE/H-01/08)资助项目
清初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旗地,清廷为补偿被圈民户推行拨补政策,形成了大量的拨补地,明代卫所屯田是拨补地的主要来源之一。拨补卫所屯田推动了清初京畿卫所的裁改过程,但也引发了直隶地区州县与卫所之间的土地纠纷。由于拨补州县卫所与...
关键词:旗地圈补  卫所屯田  州卫纠纷  一地两养  社会结构
清前期基层管控视域下的科场罢考案与律法适用
7
《清史研究》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 王学深  出版年:2022
科场罢考是清代士子群体特有的一种抗议方式。由于康熙年间清政府对科场罢考案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康熙朝晚期罢考事件多发。然而,随着雍正、乾隆两帝对罢考态度的趋严转变,管控力度的加强,以及相应律例的适用与升级,科场罢考问题在雍乾...
关键词:清前期 罢考  宽严之变  基层管控  士子群体  
乾隆帝生母姓氏问题再探讨——从一则新近档案说起
8
《清史研究》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 王学深  出版年:2023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资助(23ZFQ77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rted by“the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众所周知,关于乾隆帝生母为汉人的流言从清中叶起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也是“清初四大疑案”之一。对于这一问题,学界给予了持续的关注与讨论。晚清时期,旗人富察敦崇在《皇室闻见录》中即有“辩诬”一节,否认了雍王府邸“以女易男”送...
关键词:乾隆帝 富察敦崇  清中叶 孟森  
民初国民党、旧立宪派与袁世凯的离合关系新探
9
《学术研究》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 高翔宇  出版年:2019
国民党、旧立宪派、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集团,作为民初政坛的三大政治力量,既存在着妥协与共赢的空间,也有缘于利益分配而产生的裂痕与争斗。国民党稳健派期冀通过邀请袁入党的方式,调和南北关系,但惜未能获得国民党激进派以及旧立...
关键词:民国初年 国民党 旧立宪派  袁世凯党派关系  
乾隆朝“回子佐领”史事考论
10
《西域研究》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 王学深  出版年:2023
八旗制度是清代最基本的军政制度,旗下包含了满、蒙、回、汉、朝鲜、俄罗斯、安南等各族群人众。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廷旨令将新近归附的回部人众编为内务府正白旗第五甲喇第七佐领,即“回子佐领”,成为八旗体系内的一部分。随...
关键词:乾隆朝 回子佐领  内务府 白和卓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