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乾隆朝“中正榜”探研    

A Study on Zhongzheng-bang in the Qianlong Perio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学深[1]

Wang Xueshen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  处:《历史档案》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4

起止页码:117-1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RWSKHX、SCOPUS、核心刊

摘  要:科举制度发展至清代已历经1100余年的历史,士子对于进士登科的渴望臻于顶点。但是,随着清代人口和参加科举考试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科举定额制的施行,能够成功进士及第者实属少数中的少数,甚至乡试中举也成为了士子们难以逾越的龙门。以乾隆朝会试为例,清廷共开科27次,录取进士5385人,①平均每科录取人数仅为199.4人。在会试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清廷本着扩大统治基础的原则,相应制定出安抚落第举人的政策,专门设立明通榜、中正榜、挑誊录、考取教习、举人大挑等科目,在会试落第士子中挑选一定数量的优秀举人出任京内外低级别官职,这为落第举人开辟了一条新的仕进之路。

关 键 词:士子 乾隆朝 录取人数 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 进士及第  落第 定额制  

分 类 号:I2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