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清代直隶的旗地圈补与地方社会结构的变动——以清代卫所变革为中心
The Enclosure and Compensation for Banner Land and the Changes of Local Social Structure in Zhili Provinc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A Study of the Reform of the Garrison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DENG Qingping(School of Humanities,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
基 金: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3JHQ031);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第五轮卓越学科领域计划项目(AoE/H-01/08)资助项目
年 份:2017
期 号:4
起止页码:32-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NSSD、PUBMED、RCCSE、RWSKHX、SCOPUS、SKJJZZ、核心刊
摘 要:清初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旗地,清廷为补偿被圈民户推行拨补政策,形成了大量的拨补地,明代卫所屯田是拨补地的主要来源之一。拨补卫所屯田推动了清初京畿卫所的裁改过程,但也引发了直隶地区州县与卫所之间的土地纠纷。由于拨补州县卫所与受补州县相隔较远,业主在经管拨补地时往往采用"一地两养"方式,这造成了清代直隶地区土地所有权结构与经营模式以及州县财政体制的变化。同时,建基于明代卫所与清代八旗两种不同制度的社会权力结构、人群构成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关 键 词:旗地圈补 卫所屯田 州卫纠纷 一地两养 社会结构
分 类 号:K249[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