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学生    课程改革    教学改革    师范生    高等师范院校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769H指数:14北大核心: 52 CSSCI: 10 CSCD: 9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知识内化的心理机制
1
《江西社会科学》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系 周天梅  出版年:2004
本文尝试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提出知识内化的概念:知识内化是外部新知识经过主体(学生)通过一系列智力活动重新组合转变成其内部的知识。知识内化是通过认知结构、同化与顺应、元认知等心理机制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它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有重...
关键词:知识内化 认知结构  同化与顺应  元认知
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2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系 陈理宣  出版年:2002
学习的目的是通过经验的获得来引起行为变化。但这些经验的获得和行为的变化是由客观外界的信息与我们相互作用引起的。因此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实现学习目的的教学途径 :主观方面就是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客观方面就是教师对知识...
关键词:学习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论罗杰斯的创造观与创新教育
3
《外国教育研究》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系;长沙理工大学法学院 周天梅 杨小玲  出版年:2003
文章论述了罗杰斯有关创造性方面的观点,并着重从罗杰斯有关创造性的本质和创造性产生的外部条件出发,分析了罗杰斯的创造观对我国推行“创新教育”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罗杰斯  创造观 创新教育 人本主义 教育理论
论心理干预在社会突发事件中的意义和作用
4
《湖南社会科学》长沙理工大学心理素质研究中心;四川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系 杨小玲 周天梅  出版年:2003
面对社会突发事件 ,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积极的心理干预对消除公众的心理恐惧 ,平息灾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 ,加大全民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加强心理辅导 ,是预防危机。
关键词:社会突发事件 心理干预 心理恐惧 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
5
《农村经济》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系 李星贵  出版年:2007
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留守儿童缺乏健全的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他们的社会化行为规范、角色定位、生活方式以及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留守儿童 社会化发展 教育
网络生存对青少年主体性成长的影响以及教育措施
6
《教育科学》四川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系 陈理宣  出版年:2002
主体性作为人的心理和行为成熟的综合表现 ,是教育工作者促进青少年成长的根本内容。网络逐渐成为青少年的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网络生存比在实际生活中具有更多自由、平等 ,能生动形象地虚拟现实。因此 ,网络生存就更能使青少年实现...
关键词:性格 网络环境  网络 青少年 主体性 教育 网络行为
大学生对人体器官捐献态度与认知的调查
7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内江师范学院教心系 吴洪艳  出版年:2008
背景: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大学生在未来社会各个领域作用的发挥,在校大学生对人体器官捐献这一新兴社会救助行为的态度与认知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整个社会对器官移植事业的态度与认知。目的:调查大学生对人体器官捐献的态...
关键词:组织供者 伦理学 学生  认知  问卷 器官移植
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
8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系;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吴洪艳 赵玉芳  出版年:2007
国家级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资助"社会比较中的自我比较研究"(西国重04024)
以266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278名非贫困大学生为对照,采用黄希庭、杨雄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社会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生理自我价值感低于常模;(...
关键词:大学生 贫困 自我价值感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特征
9
《中国临床康复》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系 王孝红  出版年:2006
内江师范学院2004年度院级人文社科类科研课题"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教育研究"(04NJS-18)成果之一~~
目的:观察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特征,分析心理适应教育对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于2004-10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用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和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测量问卷对2004级教育心理系和其他各系新生...
关键词:学生  心理适应 问卷调查
试析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
10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系 李静  出版年:2004
目前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它对教师自身、教学效果以及整个社会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本文以高校青年教师为主体,通过分析其职业倦怠的表现、危害、成因及对策,以期引起社会各方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关注。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 职业倦怠 教学效果 中国  社会 现象  主体  试析  表现  产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