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经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人力资本    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    价值论    经济增长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37H指数:4北大核心: 4 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人力资源价值论
1
《洛阳大学学报》长沙理工大学财经研究所 李世聪  出版年:200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2BTY056)
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人力资源价值的问题;从知识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竞争、经济增长、企业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认识人力资源价值的客观需要;认为人力资源是比物力资源具有更大价值的资源,二者的结合实现了企业价值的增...
关键词:人力资源 价值论 知识经济 经济增长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管理
人力资本按贡献价值统计计量研究的创新
2
《统计与决策》长沙理工大学财经研究所 李世聪  出版年:2006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人力资本与收益分配改革"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人力资本价值 计量研究  贡献价值  创新  统计  价值计量  物力资本 经济发展 计量模型  价值理论  
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持续发展
3
《现代管理科学》长沙理工大学财经研究所 李世聪  出版年:2005
本文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对国内外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充分发挥人的智能和潜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在新的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对策  劳动价值理论 国内外现状  开发对策  马克思  发展观 潜力  
论人力资本按贡献价值进行会计计量
4
《财会月刊》长沙理工大学财经研究所 李世聪  出版年:2007
本文从国内外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研究现状入手,在了解问题症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本当期价值理论,并巧妙地分离了人力、物力贡献价值,构建了人力资本按贡献价值进行会计计量的六种模式,将价值指标和非价值指标有机结合,实现了人力资...
关键词:人力资本 价值计量  重要创新  
按生产要素分离人力物力贡献价值及其模型的统计设计
5
《统计与决策》长沙理工大学财经研究所 李世聪  出版年:2004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人力资源与收益分配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企业管理 生产要素  人力贡献价值  物力贡献价值  统计设计 分离模型  函数关系式 人力资本
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的比较与启示
6
《洛阳大学学报》长沙理工大学财经研究所 李世聪 彭秋琼  出版年:2006
在对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研究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其启示是:(1)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体现其对企业效益贡献的大小;(2)人成为企业的劳动者是计量的标志;(3)计量方法应当包括人力资源群体,个体的计量;(4)计量方法应充分反映人...
关键词: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研究  现状  发展  比较  启示  
浅谈网络信息时代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7
《会计之友》长沙理工大学财经研究所 李世聪  出版年:2006
本文着重阐述在网络信息时代,会计环境、会计理论等受到的影响,并提出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必须创新。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 财务会计 会计环境 会计理论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理论与模式的新思路和方法
8
《人才瞭望》长沙理工大学财经研究所 李世聪  出版年:2004
关键词: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理论  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管理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及其现实思考
9
《经济研究资料》长沙理工大学财经研究所 李世聪 周方良  出版年:2005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实质,是赋予劳动者与其人力资本对等的产权权能、权益和权责。使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等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实现人力资本的产权,使劳动者权、责、利相统一,对于促进各项制度的创新,促进企业重塑激励和约...
关键词: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人力资本结构 产权权能 风险承担  收益分配  共同参与  物质资本 经济效率 劳动者
人力资本当期价值理论和方法的创建与创新
10
《珞珈管理评论》长沙理工大学财经研究所 李世聪 陈光明  出版年:2007
文章在总结分析国内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研究现状和测算国内外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力资本当期价值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设计了一套全新的人力资本群体、个体、绩效、分配价值和未来群体、个体价值等一系列计量模型...
关键词:人力资本 当期价值 理论与方法  创建与创新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