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    清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兰围场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140H指数:5北大核心: 12 CSSCI: 1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政课程建设研究
1
《民族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吴月刚 张红  出版年:2020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周边民族主义思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挑战研究”(项目编号:2018-GMA-002);中央民族大学2020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级教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体系教改研究”(项目编号:JG2002)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院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要主体,民族院校思政课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培养民族院校大学生“五个认同”、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政课建设面临课程建设目标尚未...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体系构建的逻辑机理与创新实践
2
《贵州民族研究》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赵博文 李克军  出版年:20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新范式研究——以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学传承为例”(项目编号:BMA180034)的阶段性成果。
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应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学科专业特色、教学与科研优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主动适应新时代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要求,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教育体系  立体活态传承  
师范专业认证视域下“新师范”体系创新路径研究
3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长办公室;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李克军 赵博文  出版年:2023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地方高师院校立体化引领乡村教育振兴实践路径研究”(ZD202315)。
师范专业认证是促进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办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战略举措,师范专业认证为“新师范”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有利于使专业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但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在认证的功利心理驱动下,重视标准化建设,而...
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  “新师范”体系  创新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共生要素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4
《广西民族研究》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赵博文 李克军  出版年:2022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新范式研究--以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学传承为例”(BMA180034)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进程中,有效地连接了历史与现代、时间与空间,其内容和形式历经时代的汰选不断走向适应包容,其具有的共生思想和表现形式,是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兹利用的载体。以往对非物质文化遗...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共生要素  价值引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现状、特点与展望--基于2014-2020年中国知网的文献分析
5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张红 吴月刚  出版年:20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族事务治理效能的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BMZ004);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散杂居地区多民族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Y202196).
近年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逐渐增多。2014年以来中国知网(CNKI)共有相关文献2194篇,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50余篇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研究的现状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存在不同认识;对中华民...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 国民认同  民族团结
关于塞罕坝精神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建设的思考
6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张红  出版年:2020
2020年度承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我省燕山太行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研究——以塞罕坝精神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价值引领为例”(CDSZYKT-2020048);2019年度承德市社会发展研究课题“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研究”(20193028);2018年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基于价值观引领的视角”(SZ2018Y05)。
塞罕坝精神的科学内涵是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塞罕坝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精神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本文以承德市四所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调查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塞罕精神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建设...
关键词:塞罕坝精神  大学生 思想建设  
整体性治理与基层工作机制创新路径探析
7
《领导科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庞凤芝  出版年:2021
整体性治理与基层工作机制创新具有内在的理论契合性。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基层工作机制创新的主体是直接上级与顶层权威、基层领导与兄弟部门、基层群众与社会组织。基层工作机制创新,需要在明确多元影响主体及其功能的基础上,在纵向线...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 基层政府 基层工作机制  创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区域历史文化系列课程为例
8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吕晓青 赵艳玲 艾虹  出版年:2023
2022年度承德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大中小学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建设研究”(2202025);2020-2021年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级重点教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区域历史文化系列课程为例”(JG-202021595)。
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新文科背景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价值引领,结合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区域元素;注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实现“高校...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教学模式 区域历史文化  课程思政  
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体系研究
9
《教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吴国萍  出版年:2021
2018—2019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8GJJG495)研究成果。
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是培养卓越教师的必然要求和解决师范生教学技能短板的有效手段。文章探讨了"三维四段"教学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提出以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个维度为训练内容,通过不间断递进式的见习、演习、...
关键词:卓越教师 教学技能 训练体系  
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培育探究
10
《生活教育》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承德市第一中学 杨建雄 董贵武  出版年:2022
2022年度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育研究”(课题编号20223063)的研究成果之一。
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历史课程标准将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高中历史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全面理解核心素养,科学制订教学目标,以核心素养为中心,有效设计教学过程。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科学优化整...
关键词: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