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文化    诗歌    文学    悲剧    小说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类    

被引量:993H指数:13WOS: 1 北大核心: 96 CSSCI: 93 RDFYBKZL: 1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1
《广西社会科学》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 谌安荣  出版年:2004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命题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是教育向生命的回归 。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学术不端与学术规范、学术管理对谈
2
《学术界》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学术界杂志社 余三定 袁玉立  出版年:2010
近年来我国学术失范、不端乃至学术腐败的事件不断出现,其中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越来越严重的"学术评价过度症"。学术规范建设方面的问题只是学术不端事件增多中很次要的原因。人们面对学术不端现象而"见惯不怪",一方面意味着学术不端...
关键词:学术不端 “学术评价过度症”  学术规范 学术管理 学术生态
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研究
3
《云梦学刊》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 杨年保  出版年:2005
预设是语言学界研究得较多的问题。语义预设通常与逻辑学联系起来,研究语句的真值情况。语用预设通常与说话者、话语、命题及语境联系起来研究,语用预设是那些与语境敏感,而且与发话人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预设是一种语用...
关键词:预设 语义预设 语用预设 适切条件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内涵及教学论意义
4
《云梦学刊》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 谌安荣  出版年:2004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它既是教学方法的界定,又是生活法的说明,同时又是“真知识”的源泉。从教学论意义上来说,“教学做合一”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教学,体现的是主体性的教学,同时又是创造性的教学。
关键词: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教学论
新时期学术规范讨论的历时性评述
5
《云梦学刊》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 余三定  出版年:2005
新时期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此后至今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少数先觉者率先倡导;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在激烈批评学术腐败行为的同时呼吁建立;第三阶段,主要表...
关键词:新时期  学术规范讨论  三个阶段  历时性评述  
“果然”的成词过程及用法初探
6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 李小平  出版年:2007
语气副词"果然"是由名词"果"引申虚化为副词后,与词缀"然"构成谓词性偏正词组"果然"并在此基础上经过漫长的发展凝结而成的。先秦两汉时,它还只是一个使用频率很低的偏正词组,魏晋南北朝萌生了作副词的用法,唐宋时期得到进一步...
关键词:果然 语气副词 连词 成词过程
清末民初的回族报刊和丁宝臣等五大报人
7
《云梦学刊》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 张巨龄  出版年:2006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报刊史"(01BXW003)
清末民初内忧外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和人员大改组。回族报刊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封建主义尚未根除,民主意识已见端倪。丁宝臣、丁竹园、刘孟扬等回族先进知识分子和王浩然、王友三、张子文等开明宗教领袖的两支队伍形成。这为以...
关键词:清末民初 回族报刊 丁宝臣  《正宗爱国报》  
从自在自发到自由自觉——我国教师生存方式的转型
8
《高等教育研究》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 谌安荣  出版年:2007
我国教师孕育于传统文化,其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经验消解了理性,重复消解了创新,重压消解了激情,从众消解了个性,因而我国教师生存方式是一种自在自发的生存。我国的教育改革呼唤教师生存方式的转型:由自在自发转向自由自觉,实现教师...
关键词:自在自发  自由自觉  教师 生存方式  
黑猫:病态人格的象征——论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黑猫》
9
《湖南社会科学》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 朱平珍  出版年:2004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黑猫》中的黑猫 ,是一个独特的动物猫的形象 ,寄托了作家对非人类动物的本能与智性的思考 ,这是小说的本事意蕴 ;从本事意蕴引申出的审美意蕴是———对病态人格的象征 ,对独立人格缺乏的反思 ,从反面表现...
关键词:爱伦·坡 短篇小说 《黑猫》 审美意蕴  人格精神 美国  
竞渡本招屈考——兼论龙舟竞渡的起源及其文化意义
10
《云梦学刊》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 杨罗生  出版年:2006
先秦至今历代龙舟竞渡文献资料及竞渡起源诸说表明,龙舟竞渡起源于先民的生产、生活,春秋战国时期融入纪念意义。各地、各民族原本差异很大,后世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纪念屈原成为共识。竞渡中的巫风与其他习俗源于夏、周时代,屈原为代表...
关键词:龙舟竞渡 起源  文化意义 招屈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