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黄河 水土保持 黄河流域 黄河下游 黄土高原
研究学科:水利类 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建筑类
被引量:12,870H指数:39WOS: 53 EI: 120 北大核心: 1,814 CSSCI: 29 CSCD: 612
-
排序方式:
- 1976年以来北洛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人类活动程度的响应 ( EI收录)
- 1
- 《地理学报》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吴琳娜 杨胜天 刘晓燕 罗娅 周旭 赵海根 出版年:2014
-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B02B00);水利部公益项目(20110103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土地利用变化是反映人类活动程度的重要因子,分析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是揭示人类活动程度的有效方式。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采用人机交互图像处理方法获取北洛河流域1976年、1998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从...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人类活动 北洛河流域
- 砒砂岩分布范围界定与类型区划分
- 2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王愿昌 吴永红 寇权 闵德安 常玉忠 张绒君 出版年:2007
-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十五"重大治黄科技项目(2002SZ03)
- 以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路线调查”和“典型小流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不同类型砒砂岩影像解译标志,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计算机辅助下的人工解译,对以晋陕蒙接壤地区为中心的砒砂岩分布范围进行全面界定,并将其划分...
- 关键词:砒砂岩 分布范围 类型 遥感
- 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研究综述
- 3
- 《水土保持学报》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任杨俊 李建牢 赵俊侠 出版年:2000
- 干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世界性难题。我国是一个干旱半干旱面积很大的国家 ,干旱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雨水资源的利用是解决或缓解干旱的重要途径。围绕雨水资源的利用 ,人们做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和技术研究 ,研究出许...
- 关键词:干旱 雨水资源 利用
-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1998-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EI收录)
- 4
- 《地理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罗娅 杨胜天 刘晓燕 刘昌明 宋文龙 董国涛 赵海根 娄和震 出版年:2014
-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B02B00);水利部公益项目(20110103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运用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性指数(c1)、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重(D)和林草植被变化指数(n等3个指标,基于干湿条件、地貌类型与坡度坡向,由宏观到微观,分析黄河河口镇一潼关区间1998-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变化的剧...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干湿 地貌 坡度 坡向 黄河河口镇一潼关区间
- 基于土壤侵蚀控制度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潜力研究 ( EI收录)
- 5
- 《地理学报》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高海东 李占斌 李鹏 贾莲莲 徐国策 任宗萍 庞国伟 赵宾华 出版年:20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305;41330858);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318009902-14)~~
- 以整个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首先将水土保持措施容量定义为某一区域能容纳的最大适宜水土保持措施量。根据梯田、林地和草地的适宜布设区域,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的支持下,确定了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措施容量。使用修正通用土壤流...
- 关键词: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控制度 治理潜力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分类与技术方法
- 6
- 《中国水土保持》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国际泥沙研究与培训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国际合作与科技局 杨爱民 刘孝盈 李跃辉 出版年:2005
- 生态修复是在特定的区域内 ,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的单独作用 ,或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与人工调控能力的复合作用 ,使部分或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
- 关键词: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生态恢复 退化生态系统 概念 技术方法
- BP神经网络的改进及其应用
- 7
- 《河南科学》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 张文鸽 吴泽宁 逯洪波 出版年:2003
-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04040600)
- 在分析BP神经网络建模步骤的基础上,针对BP神经网络某些不足,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了非线性规格化;其次,提出了记忆式初始权值和阀值;最后以确定性系数最大为依据进行参数优选,并将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应用于...
-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BP神经网络 需水量预测 人工智能 网络结构 非线性规格化
- 不同林草植被覆盖度的水土保持效益及适宜植被覆盖度
- 8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刘斌 罗全华 常文哲 许小梅 出版年:2008
-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水土流失综合调控原理与治理范式"(2007CB407207);"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黄河健康修复目标及其对策研究"(2006BAB06B00-08);黄河水利委员会"十五"重大治黄科技项目"高塬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及水土保持治理效益分析研究"(2002SZ04)
- 以1954--2004年南小河沟流域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及所布设的林地、草地径流场观测资料为数据源,进行坡面侵蚀强度与径流指标、降水指标、植被覆盖指标之间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林草植被措施减轻坡面侵蚀的作用明显;防治水土流失...
- 关键词:林草措施 植被覆盖度 降水 侵蚀强度 南小河沟流域
- 黄河调水调沙
- 9
- 《人民黄河》黄河水利委员会 李国英 出版年:2002
-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少沙多 ,水沙不平衡”。按照黄河下游河道冲淤规律 ,只要把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不平衡的水沙关系调节为协调的水沙关系 ,可以使黄河下游河道实现不淤积。 2 0 0 1年底竣工的黄河小浪底水库...
- 关键词:河道冲淤 调水 调沙 试验 水沙平衡 小浪底水库 黄河
- 降雨类型和水土保持对黄土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 ( EI收录)
- 10
- 《农业机械学报》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国泰天平行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晏清洪 原翠萍 雷廷武 雷启祥 张满良 苏广旭 出版年:201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35027);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天水藉河重点支流治理(二期)项目
- 对黄土区桥子东沟流域的143场次洪水事件水文泥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K均值分类法划分降雨类型,比较不同降雨类型条件下流域水土流失特征,探讨水土保持治理对不同降雨类型下流域产流输沙的影响。结果表明,次降雨量和最大30 ...
- 关键词:黄土区 小流域 水土流失 降雨类型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