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76年以来北洛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人类活动程度的响应  ( EI收录)  

Response 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 to the degree of human activities in Beiluo River basin since 1976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琳娜[1,2] 杨胜天[1] 刘晓燕[3] 罗娅[1,4] 周旭[5] 赵海根[1]

机构地区:[1]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2]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25 [3]黄河水利委员会,郑州450003 [4]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阳550001 [5]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B02B00);水利部公益项目(20110103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年  份:2014

卷  号:69

期  号:1

起止页码:54-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土地利用变化是反映人类活动程度的重要因子,分析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是揭示人类活动程度的有效方式。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采用人机交互图像处理方法获取北洛河流域1976年、1998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转移方向和土地利用程度方面,全面分析1976年以来北洛河流域人类活动作用下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1976.1998年和1998-2010年间北洛河流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从0.61增加到6.66;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少,减小速度分别从2.00%和2.69%增加到26.20%和23.33%,林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增加,前者增加速度从5.93%增到59.68%,后者增加速度从6.59%减小到3.52%。②两个时段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向都呈现出耕地和草地主要转化为林地,少部分耕地转化为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特点;③流域各县土地利用程度综合变化指数从-2-1之间,扩大为.27~4之间。证明流域内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逐渐增大;主要表现为耕地、草地、林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相互转化;影响区域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游吴旗县、富县、甘泉、黄陵县和洛川县;而人类活动作用导致的林地面积增大程度远远大于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小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增加程度。

关 键 词:土地利用变化 人类活动  北洛河流域  

分 类 号:F301] P20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