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1998-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EI收录)  

Land use change in the reach from Hekouzhen to Tongguan of the Yellow River during 1998-2010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罗娅[1,2] 杨胜天[1] 刘晓燕[3] 刘昌明[4,5] 宋文龙[1,6] 董国涛[7] 赵海根[1] 娄和震[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2]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阳550001 [3]黄河水利委员会,郑州450003 [4]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75 [5]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6]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4 [7]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郑州450003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B02B00);水利部公益项目(20110103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年  份:2014

卷  号:69

期  号:1

起止页码:42-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运用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性指数(c1)、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重(D)和林草植被变化指数(n等3个指标,基于干湿条件、地貌类型与坡度坡向,由宏观到微观,分析黄河河口镇一潼关区间1998-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变化的剧烈程度以及林草植被变化程度,以期为评价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黄河河口镇一潼关区间的实施效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1998.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面积占总面积的19.19%,高覆盖度草地、有林地、其它林地面积明显增加,低覆盖度草地、农用地面积明显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显著;②空间上,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在35°-38°N的区域,包括黄河以西的泾河支流马莲河流域、北洛河流域、延河流域、清涧河流域、无定河上中游区,以及黄河以东的沿黄区域;⑧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低覆盖度草地转化为中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转化为高覆盖度草地、农用地转化为其它林地、灌木林地转化为有林地是土地变化的主要类型;④土地利用变化呈现明显的干湿、地貌和坡度差异,但无明显的坡向差异。

关 键 词:土地利用变化 干湿  地貌 坡度 坡向 黄河河口镇一潼关区间  

分 类 号:F301] P23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