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翻译    英译    语言    大学英语    英语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轻工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8,370H指数:39WOS: 11 北大核心: 605 CSSCI: 634 RDFYBKZL: 2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语境的动态研究
1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何兆熊 蒋艳梅  出版年:1997
语境的动态研究何兆熊蒋艳梅[Abstract]Inthispaperwesuggestadynamicapproachtothestudyofcontext,whichregardscontextasaprocesand...
关键词:言语交际  语境要素 交际者 交际对象 交际过程 交际目的  发话者 动态特征  共有知识 指示代词  
可译性及零翻译
2
《中国翻译》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邱懋如  出版年:2001
语言之间的共同点远远超过不同点,所以语际翻译是可能的。语言之间存在的可译性成为翻译的理论基础。但是,这并不排除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本文从汉英对比出发,分析了给翻译造成困难的四个方面差异。为了适应翻译实务飞速增长的需要,作...
关键词:可译性 零翻译 音译 移译
礼貌的相对性
3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王建华  出版年:1998
本文认为礼貌的本质特征是其相对性,它要求言语行为在特定的场合中具有切适性:凡是具有切适性的言语行为,一般说来就是礼貌的、得体的;反之则是不礼貌、不够礼貌或甚至是很不礼貌的。礼貌的这种相对性至少可在真实礼貌和虚假礼貌,礼貌...
关键词:礼貌 相对性 切适性  
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探索
4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许余龙  出版年:2002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Ariel的“语言学的、认知的”可及性理论和van Hoek以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为框架的回指规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可及性和主题性为基本概念的“神经认知语言学”回指确认机制,旨在阐释人们是...
关键词:语篇回指 认知语言学 回指确认 主题性 名词短语回指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之调查
5
《外语界》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上海 200083 张雪梅  出版年:2006
笔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华北地区的三省一市9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现行教学中普遍存在对写作重视不够、课时不足、练习量少、反馈质量有待提高和教学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鉴于写作技能是语言综合应用...
关键词:写作教学 问卷调查 教学大纲 反馈  语言输出假说  
我的英语学习和教学
6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李观仪  出版年:2003
关键词:英语学习 英语教学 学习兴趣  词汇 语言环境
输入与输出对口语发展的影响——两者教学效果的对照与研究
7
《外语界》上海海运学院外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孙艳 王大伟  出版年:2003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普通做法是强化输出操练,而Krashen提倡口语发展只需依靠大量自然输入。输出与输入对口语发展的影响一直众说纷坛、没有定论。笔者采用比较教学法,一方面在输入理论的基础上稍做调整,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非自然输入  可理解输入
对英语专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几点思考
8
《山东外语教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上海200083 何兆熊  出版年:2004
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是符合当今中国国情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应该是什么样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英语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英语专业的全称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里英语专业就相当于我国大学里的...
关键词:探究  高等院校  英语专业 未来  中国国情 符合  
听力理解的认知与听力课教学
9
《外语电化教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200083 王瑞昀 梅德明  出版年:2004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听力理解的认知机制,认为听力理解过程中信息的处理模式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的交互作用;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中起着重要作用。最后,本文探讨了认知原理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听力理解 认知语言学理论 图式 背景知识 听力教学 认知机制  
办好英语专业之我见
10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何兆熊  出版年:2003
关键词:语音 滞法  基础知识  学习经历  语言技能 文学知识 人文素养 知识结构 英国专业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