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导出分析报告

院长寄语:
自由自律,修德修文,涵泳天地之正气,凝聚思想之精华。这里是学子们追求卓越的舞台,是学子们探求新知的乐土。我们期待你的加盟!
&nbs... 详细>>
研究主题:小说 语文教学 文学 美学 儿童文学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11,580H指数:30北大核心: 2,089 CSSCI: 2,055 RDFYBKZL: 225
-
排序方式:
- “责怪”式话语标记“你看你”
- 1
- 《世界汉语教学》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郑娟曼 张先亮 出版年:2009
- 通过对日常语言运用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你看你”的考察和研究,我们发现:1)“你看你”具有“话语标记”的基本特征,是一个话语标记;2)“你看你”语篇由两个语义成分构成:A,提出说话者的要求或认识;B,责备或否定听话者的某一事...
- 关键词:话语标记 责怪 “你看你” 重新分析
- 人的可持续发展与教育转型
- 2
- 《教育研究》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潘涌 出版年:2001
- 本文提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个重要论题 ,指陈应试教育对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偏废 ,论述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基本内涵 ,包括人的发展指向、发展能力和承载生命可持续发展的身心素质 ,要求教育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而实行历史性转型...
- 关键词:人 可持续发展 教育转型 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
- 网络语言: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
- 3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毛力群 出版年:2002
- 在当今高速运转的信息化时代 ,随着网络交流的日益普及 ,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 ,正悄然而真切地进入并影响着我们的语文生活。本文从网络语言的类型、特征。
- 关键词:网络语言 语言模式 符号网语 数字网语 拼音网语 英文音译 交流方式 发展趋势
- 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
- 4
- 《语文建设》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李海林 出版年:2006
-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 系统工程 高原期 发展期
- 儿童视角的叙事策略及心理文化内涵
- 5
-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王宜青 出版年:2000
- 本文借鉴叙述学理论剖析儿童视角的叙事特征和美学价值,试图提供解读这一理论的新思路。
- 关键词:儿童视角 叙述策略 美学价值 叙述学理论
- 加入WTO与新世纪的中国教育
- 6
- 《教育研究》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潘涌 出版年:2001
- 关键词:21世纪 中国 教育改革 WTO 德育
- “语文知识”:不能再回避的理论问题——兼评《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
- 7
- 《人民教育》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李海林 出版年:2006
- 理论是灰色的。我们常以此为由拒绝理论的阅读,也拒绝理论的思考,这在有些老师那里表现得尤其突出。他们不关注(更不用说稍微深入理解)教育理论,只关心教学技术。技术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没有理论的自觉,没有理论的指引,教学技术、...
- 关键词:教学技术 中学语文 无效 语文知识 批判 回避 需要理论 教育理论 教学机智 教育科研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创新
- 8
- 《人民教育》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潘涌 出版年:2002
-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教师角色 价值取向
- 论中国美育研究的当代问题
- 9
- 《文艺研究》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杜卫 出版年:2004
- 教育部重大项目<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的相关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经费资助
- 当代美育理论研究应该回归人生论 ,并在美育“自律论”和“工具论”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在中国社会、文化和教育转型时期 ,作为多学科参与的应用性学科的美育研究应当确立当代问题意识 ,向那些直接影响人们审美发展的具体问题深化 ...
- 关键词:当代 自律论 自身 工具论 回归 人生论 审美 应该 应当 适度
- 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与归因风格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 10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金华市第二医院;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姜玉飞 黄恩 邵海燕 朱跃华 胡纪明 张载福 尹浩冰 出版年:2005
- 目的 从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角度及个性特征等方面来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程度。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以某师范大学的 619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的人际关系分量表、艾森克人格问...
- 关键词:人际关系敏感 相关因素 评分 艾森克人格问卷 个性特征 对照组 情绪不稳定 归因 大学生 自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