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学生    高校    中国共产党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类    

被引量:1,145H指数:12WOS: 2 北大核心: 114 CSSCI: 82 CSCD: 2 RDFYBKZL: 1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系统思维视域下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
1
《系统科学学报》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利霞 赵东海  出版年:2021
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思维作为20世纪中叶以来兴起的一种科学的思维范式,为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供了理论方法,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系统思维视域...
关键词: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系统思维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挑战与创新路径
2
《教育与职业》内蒙古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东海 刘星 王鹏  出版年:2023
2021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项目“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及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PJGGA21026,项目主持人:李东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经费的资助。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职业教育全方位转型,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重构与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以“智能+”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行业“标配”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建设、国际合作方面面临着诸多...
关键词: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  
“飞地经济”研究综述
3
《经济纵横》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付桂军 齐义军  出版年:20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惠及民生实证研究"(编号:10BMZ048);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草原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内蒙古草原地区煤炭资源开发为例"(编号:11YJA850003)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逐渐将"飞地经济"作为一种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并广泛应用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近些年,我国理论界开始对"飞地经济"展开研究。为了更好地推动"飞地经济"的研究与实践,本文主要从"...
关键词:飞地经济 内涵  模式  措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
《黑龙江民族丛刊》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郝子涵 张宝成  出版年:2018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与内蒙古的实践"(2018ZGH001)阶段性成果
从"共同体"到"共同体意识"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自身发展从零散到聚合的自我认知的生成演化。为了尽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求我们每个成员增进铸牢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
关键词:共同体意识 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
煤炭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比较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分析
5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付桂军 齐义军  出版年:20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草原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内蒙古草原地区煤炭资源开发为例"(11YJA850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惠及民生实证研究"(10BMZ048);内蒙古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民族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
根据资源诅咒破解理论,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破解资源诅咒的核心依据是是否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文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并通过构建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山西两个典型煤炭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  资源型区域 可持续发展
对新时期加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6
《内蒙古电大学刊》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伟  出版年:2007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NGZG06031)
在新时期,传统的德育理念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小学德育面临着挑战,为此,我们必须要更新德育观念,树立现代德育目标,革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健全德育机制,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德育 实效性
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力
7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李卉青 何山河 黎岩  出版年:2022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天津市民族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研究”(TJSR20-013);中央民族大学专项课题重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研究”(2021MDZL0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是让各民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而"五个认同"中最深层次的就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根本认同,文化认同的前提是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
关键词:中华文化 各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力  
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8
《民族教育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春晖 丁瑞雪  出版年:2019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青年项目“内蒙古城镇化进程中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19-GMC-020)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从扎根中国开始就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紧密相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规律既是结合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的过程,也是成功地探索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过程。从20世纪20年代建党伊始到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历程中,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边疆治理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时代加强西部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路径探析
9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郎玉鸽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研究”(18BGL100);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研究”。
新时代西部地区发展更加需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至关重要。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西部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可以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率、助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精准发力、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关键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西部地区  少数民族语言 双语教师
人工智能在数字思政中的主体之争与实践逻辑
10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闪闪 林田  出版年:20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视域中的因果推理研究”(21YJC72040002);天津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融入理工类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ZDXM2214)。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谁来讲道理”和“怎么讲道理”是数字思政面临的一个崭新问题,它涉及到如何界定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与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之间的关系。基于人工智能的主体性争议,智能系统不能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实践主体,不具备交往...
关键词:数字思政  人工智能 主体性 技术中介 可解释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