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政府    实证研究    绩效评价    地方政府    高校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类    

被引量:14,095H指数:44北大核心: 1,076 CSSCI: 969 CSCD: 108 RDFYBKZL: 5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5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财政绩效评价:理念、体系与实践
1
《中国社会科学》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郑方辉 廖逸儿 卢扬帆  出版年:2017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项目“人大主导的预算绩效第三方评价实证研究:基于广东省的探索”(GD16CGL09);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研究课题“预算监督的实证研究:基于人大主导预算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的探索”[CLS(2016)C02]阶段性成果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作为政府绩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绩效评价包含支出和收入绩效评价,旨在追求公共财政的公信力,体现评价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始于2003年由财政部门主导的我国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开启了建设现代...
关键词:公共财政 绩效评价 理念价值  评价主体  指标体系
人民获得感的时序比较——基于中国城乡社会治理数据的实证分析
2
《社会科学》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文宏 刘志鹏  出版年:2018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下实现人民获得感的可持续增长,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为观测我国人民获得感发展趋势与区域差距,基于对获得感内涵的...
关键词:获得感  主要矛盾  趋势  差距  时序比较  
中国的脱贫奇迹何以造就?——中国扶贫的精准行政模式及其国家治理体制基础
3
《管理世界》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 王雨磊 苏杨  出版年:20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0年后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社会治理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力拓研究基金支持。
本文对中国的脱贫成就给出了一个从"中国之治"看"中国之制"的理论解释框架。中国近些年的脱贫成就全球罕见,这个成就的基础是经济增长,但是将经济增长的红利高效转化为脱贫成就,这还有赖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形成的国家治理体制及相关运...
关键词:脱贫奇迹  精准扶贫  中国模式  国家治理  行政体制
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广州市为例
4
《经济地理》华南理工大学 李明月 赖笑娟  出版年:2011
教育部2010年度一般规划课题(编号:10YJA630081);广东省2009年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9B070300016)联合资助
选取18个指标构建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评价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结果:2006年及2007年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为Ⅲ,2008年安全等级为Ⅳ。研究结论:BP神经网络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能...
关键词:土地生态 安全评价 BP神经网络 城市土地
缘情治理:扶贫送温暖中的情感秩序
5
《中国行政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王雨磊  出版年:201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农村扶贫开发的精准机制研究”(编号:2017XZD0)
公共管理在理解和解释行政行动时,较为侧重理性尤其是工具理性,情感维度则相对缺位,而现实政治生活中却存在大量情感与政治互相关联的现象,因此,必须重拾国家基层治理的情感维度。送温暖是中国独有的政治现象,不能用形式主义简单概括...
关键词:送温暖  扶贫开发 情感 国家基层治理  缘情治理  
中国地方领导任期与政府行为模式:官员任期的政治经济学
6
《经济学(季刊)》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耿曙 庞保庆 钟灵娜  出版年:2016
本文基于政治经济周期理论,通过地方领导的基建投入,考察任期制度如何塑造官员的行为激励。作者利用全国省级、地市与江苏县级数据,逐一检测官员任期影响政府行为的多项假说。发现由于缺乏明确任期,职务随时可能调整,地方领导十分类似...
关键词:官员任期 地方政府 政治经济周期
技术何以失准?--国家精准扶贫与基层施政伦理
7
《政治学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王雨磊  出版年:2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扶贫开发中的数目字管理研究”(15CSH0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农村扶贫开发的精准机制研究”(2017XZD10)的研究成果
关于国家与农民无法精准互动的问题,既有的技术偏差、组织失灵、政治权变和关系运作理论都未能充分解释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施政伦理概念来透视国家基层治理问题,并解释精准扶贫何以失准。技术失准的根本原因是国家扶贫的"帮穷"话语与基...
关键词:国家治理  精准扶贫  施政伦理  技术治理  
农户风险意识对土地流转决策行为的影响
8
《农业技术经济》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李景刚 高艳梅 臧俊梅  出版年: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203065);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编号:GD10YGL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BGL10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10YJC630057)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陷入"低水平困局",传统的"问题—对策"研究引申的政策效果并不显著,为此,本文尝试从农户风险意识和偏好视角提出一种新的解释,并以广东省农户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户风险意识的确显著地抑制了农户土地流...
关键词:农户 风险意识  风险偏好 土地流转意愿 决策行为  
中国县级“三生用地”分类体系的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
9
《中国土地科学》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华侨大学政治发展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邹利林 王建英 胡学东  出版年:2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59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J01192);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6B155);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60044)
研究目的:"三生用地"分类研究是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的基础,而分类的关键在于科学识别及归并土地利用的各项功能。研究方法:以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三生用地"两级续分分类体系。研究结果:依据土地利用的产业属性...
关键词:土地利用 “三生用地”  土地利用功能 分类体系  
基于PSR模型的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
10
《经济地理》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朱一中 曹裕  出版年:20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BGL056);广东省教育厅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编号:N910039a)联合资助
将"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引入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理区...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PSR模型 空间差异分析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