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天津轻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传热    CAD    传感器    服装    计算机    

研究学科:轻工类    自动化类    机械类    能源动力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372H指数:9EI: 10 北大核心: 25 CSCD: 3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食品品质损失动力学模型 ( EI收录)
1
《食品科学》天津轻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田玮 徐尧润  出版年:2000
天津自然科学基金
主要讨论了Arrhenius模型和Z值模型的各自特点及相互关系,提出了两种模型中活化能Ea和Z值两者转换的实用关系式,探讨了描述食品品质损失规律的其它方法。
关键词:Arrhenius模型  Z值模型 动力学 品质损失  食品
精益生产在日本的发展状况
2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天津轻工业学院机械系 王频  出版年:2002
根据在日本考察的情况,综合目前国内外对精益生产模式的研究结果,提出新的精益生产结构体系:以计算机网络支持的并行工程(CE)和小组工作方式(TW)为基础,由准时化生产(JIT)、柔性自动化生产(FAP)、全面质量管理(TQ...
关键词:精益生产 日本  准时化生产 柔性自动化生产  全面质量管理  专业化协作生产  
干燥过程特性和干燥技术的研究策略
3
《化学工程》天津轻工业学院机械系干燥技术研究室 潘永康  出版年:1997
从对干燥过程特性认识的进展,变温干燥方法对提高干燥过程速率及防止降速干燥阶段物料变质的作用、干燥过程强化、节能和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干燥理论和干燥过程模型化的进展及存在困难,以及近年来国际上对干燥技术的关注重点等方面为依...
关键词:干燥曲线  干燥过程  模型化
金属摩擦磨损机理剖析
4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天津轻工业学院机械系;天津理工学院材料系 詹武 闫爱淑 丁晨旭 赵燕平  出版年:2001
金属的摩擦磨损是由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多个作用产生的结果 ,是机械效应、热效应、化学等效应综合作用的过程 .磨屑的形成遵循摩擦时的塑性变形—裂纹萌生—裂纹扩展、断裂形屑的规律 .
关键词:摩擦磨损  塑性变形 裂纹萌生及扩展  断裂  磨屑
异形竖板上降落液膜破裂特性 ( EI收录)
5
《化工学报》天津轻工业学院机械系 徐尧润 刘振义 卢晓江 席华 宋继田  出版年:19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9276259)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表面蒸发条件下沿异形竖板的降落液膜破裂特性作了简化理论分析,得出了液膜暂时破裂临界状态与永久破裂临界状态的准数关系式,以预测液膜破裂条件.
关键词:异形竖板  降落液膜  蒸发 表面蒸发  液膜破裂  
纹理映射技术
6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天津轻工业学院机械系 林浩 姚函珍 于海艳  出版年:2002
讨论了光照明模型对计算机真实感图形绘制的重要性 ,并深入讨论了纹理映射技术在计算机真实感图形绘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光照明模型原理  纹理映射技术 计算机图形学 真实感图形绘制
非相邻冷热源间强化传热新技术——热环的研究 ( EI收录)
7
《工程热物理学报》天津轻工业学院机械系 陈东 徐尧润 刘振义 王越  出版年:2000
天津市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993703511)
热环是泵或风机驱动的动力型分离式热管的简称,它为解决非相邻冷热源间的强化传热问题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解决办法。本文对热环的循环工质、驱动方式、性能系数进行了初步理论分析,并对气相驱动方案进行了验证性实验。最后,对热环与非分...
关键词:热环  热管 传热 非相邻冷热源  
国内分离式热管概况与热环研究的小结及展望
8
《节能技术》天津轻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王越 陈东 刘振义 徐尧润  出版年:2000
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99370 351 1 1 999~ 2 0 0 1年 )
本文对我国分离式热管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简要概况。针对工程中热源在上、冷源在下及冷热源相距较远时的热量传递问题 ,在分析了一般分离式热管及“水回路”等技术的基础上 ,对一种新型分离式热管———泵或风机驱动的动力型分离式热管 ...
关键词:热环  分离式热管 热量传递
人体上肢仿生机构运动模型的研究
9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天津轻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高文杰 张建国  出版年:2001
分析了人体上肢结构及其完成日常生活行为的运动 ,并给出了 5自由度人体上肢仿生机构运动模型。
关键词:矫正系统  康复机械  机构学 人体上肢仿生机构运动  研究  
光-象平面自动标定方法的研究——用于三维计算机视觉系统
10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天津轻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许增朴 于德敏  出版年:1993
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项目
分析了三维视觉系统空间标定的困难以及利用光平面反映空间点坐标的方便之处。建立了光—象平面自动标定方法,经过标定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了笔者所使用系统的最大测量误差为1.2%,并分析了误差的可能性及必然性。
关键词:标定  光平面  象平面  视觉 计算机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