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翻译    大学英语    英语    日语    隐喻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电子信息类    

被引量:2,365H指数:21WOS: 2 北大核心: 139 CSSCI: 130 CSCD: 3 RDFYBKZL: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眼表疾病指数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和性能评价
1
《眼科新进展》福建省人民医院眼科;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国立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眼科 林晨 杨敏敏 郑虔  出版年:2013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010-2-71)~~
目的开发一个中文版的"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量表,并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经官方授权后,按照量表翻译的步骤翻译英文版"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为中文版C...
关键词:干眼症 生活质量 量表 眼表疾病指数  
隐喻与翻译——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
2
《外语与外语教学》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 福建泉州362011 陈道明  出版年:2002
由于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而翻译是一种人的思维活动,隐喻和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有许多共同点.因此,现代隐喻理论的一些观点对翻译理论研究定然有许多启示.认知语言学摒弃了耽于绝对真理的客观主义和只凭直觉不受任何约束随意想象的主观主义...
关键词:隐喻 翻译 认知语言学 体验主义  概念整合  
英语动词过去时的隐喻认知模式
3
《外语教学与研究》福建泉州国立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国南  出版年:2004
本文从隐喻认知的角度探讨英语动词过去时的非过去时间用法。过去时通常表示过去时间 ,但也经常用来指称现在或将来时间 ,即表虚拟或礼貌 ,从时间距离映射到现实距离 ,继而映射到心理距离 ,这是人类隐喻认知模式在语法结构中的运...
关键词:英语 过去时 隐喻 认知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对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与改革的构想
4
《外语界》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 谢友福 孙飞凤  出版年:2008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英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英语教学因为引入多媒体网络教学理念和实践而步入了最“辉煌”的时期,英语专业在多媒体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发展缓慢,明显滞后于大学英语教学,凸显了英语专业的“尴...
关键词:英语专业 本科教学 多媒体网络
托妮·莫里森研究在中国
5
《当代外国文学》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杜志卿  出版年:2007
国务院侨办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5QSK0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托妮.莫里森是当代美国黑人文学的杰出代表,本文以国外(主要是美国)的莫里森研究为参照,从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所存在的问题等几方面进行梳理和评述,试图从整体上把握国内莫里森研究的特色与态势。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中国  学术研究 评述  
英语教材评估标准述评
6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侨大学外语学院 王艳娥 陈海蛟  出版年:2003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多个英语教材评估标准的对比分析 ,认为VanElsetal的评估标准较完整、科学、实用 ,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 。
关键词:教材评估 评估标准  对比分析  
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书面反馈效果的案例研究
7
《外语界》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竞  出版年:2013
本研究历时一个学年关注某大学写作教师个案,采集了20名学生的6次作文样本,通过样本分析、问卷调查等手段深入探讨了EFL背景下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教师书面反馈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纠错性反馈还是非纠错性反馈都有助于提...
关键词:教师书面反馈 反馈类型 反馈效果  
科技语言中的隐喻
8
《中国科技翻译》国立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国南  出版年:2003
本文以英语和汉语为语料 ,探讨科技语言中的隐喻。首先讨论隐喻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认知和表述功能 ,然后研究科学概念与生活概念之间、科学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相互类比规律 ,说明科学概念类比的双向性 ,以及不同学科之间形成的“...
关键词:科技语言 隐喻 认知功能  表述功能  科学概念  生活概念  类比规律  
委婉语与宗教
9
《福建外语》华侨大学外语系 李国南  出版年:2000
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对比研究英、汉委婉语。首先 ,语言禁忌既具有宗教的特征 ,又具有阶级差别的特点。不过 ,英语更多地表现出宗教特征 ,而汉语则更多地表现出阶级差别的特征。再则 ,英语民族宗教的一元化与汉民族宗教的多元化也给...
关键词:委婉语 宗教 英语 对比研究  汉语 阶级差别 社会语言学
“pun”与“双关”辨异
10
《外国语》国立华侨大学外语系 李国南  出版年:2000
pun与“双关”长期以来被视为英、汉对等修辞格;实际上,两者并非处处对应。首先,“双关”,即“一语双关”;但pun除了“一”语双关外,还可以“二”语双关,即利用“两个”(有时甚至两个以上)同音或同形异义词、近音词或者多义...
关键词:双关 修辞格  语义成分 近音词 同形异义词 汉语  多义词  文论  辨异 文章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