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科研产出

已选条件:
  •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x
排序方式: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家庭性教育影响因素的国外研究进展
1
《中国学校卫生》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杨梨 王曦影  出版年:2018
重庆市社科规划培育项目(2016PY02);重庆市科委科普项目(cstc2017kp-sfhdB0018)
家庭性教育对青少年的性行为和性态度有着重要影响。有效的家庭性教育能推迟青少年发生性行为和减少青少年的不安全性行为,甚至可以对同伴压力导致的性行为起到调节作用,还能够预防未成年怀孕[1-3]。中国父母很少开展家庭性教育,即...
关键词:性教育 家庭 青少年
同伴教育、学校社工与青年领导力:预防校园欺凌之行动研究
2
《社会建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 王曦影 杨梨  出版年:2018
联合国妇女署“建设和谐性别关系青年领导力项目”(项目编号:240300245)
校园欺凌成为了全球热点与中国各界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国内迫切需要设计有效的行动计划。本研究以初级预防为主的暴力干预阶段理论、同伴教育为主的干预模式和社会生态视角的改变理论为依据,设计和实施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同伴教育式的、...
关键词:校园欺凌  性别平等 同伴教育 学校社工
健康中国背景下小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3
《中国学校卫生》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图书馆 杨梨 崔永鸿  出版年:2020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19-GX-032);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6SKGH199)。
"健康中国"战略指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学校、家庭较少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已有的性健康服务以初高中和大学生为主,迫切需要开展小学生性健康教育活动。笔者依据社会生态改变理论和国内外性教育标准,以高年级小学生...
关键词:性  健康教育 组织和管理  健康促进  学生保健服务
修复方法防治校园欺凌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4
《教学与管理》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杨梨 师会敏  出版年:2020
重庆市社科规划青年项目“重庆市预防小学生欺凌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2019QNSH39);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学研究”(17SKG2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修复方法治理校园欺凌在价值观、目标、参与方式、决策过程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独具特色。修复方法经历了从会议修复、连续体修复到全校修复的模式升级过程,具体实践方式包括以学生为主的同辈支持与调解、以学校老师为主的协商解决法及多方参...
关键词:修复方法  校园欺凌  预防与干预  
社会适应的动态性与情感体验的双重性——基于上海市老漂族的质性研究
5
《老龄科学研究》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杨梨 徐庆庆  出版年:2018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整合照料式’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6SKGH199)
基于对20名上海市老漂族的访谈和观察,深入分析老漂族的社会适应过程及其情感体验。研究发现,老漂族的社会适应过程具有动态性特征,其适应程度逐渐加深,依次经历了初入社区的不适应阶段、人际关系和生活习惯等行为适应阶段和观念上的...
关键词:老漂族  社会适应 动态过程 双重体验  
文化生产与预防欺凌:基于一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案例研究
6
《社会工作》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杨梨  出版年:2020
重庆市社科规划青年项目“重庆市预防小学生欺凌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2019QNSH39);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项目重大课题“大变迁时代的中国孩子们:社会阶层、代际变迁与教育获得”(19ZL008)。
从同伴群体的文化生产角度回应校园欺凌问题和开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一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案例,本文探讨了从文化生产视角开展预防欺凌社会工作服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借鉴意义生产、自我生产与生活方式...
关键词:校园欺凌  文化生产 社会工作
计划行为理论下家长性教育意愿与行为差异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7
《社会与公益》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杨梨 卓灵  出版年:2018
2016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提升父母亲子间性话题沟通能力的社会工作服务对策研究"(2016PY02)的阶段性成果
家长担任着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角色。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框架,通过访谈八位重庆父母,研究发现,家长表现出积极、消极或忽视性教育的不同意愿,进而家长分别采取积极健康、威胁控制或回避三类不同的性教育策略。家长自身的性观念、性教育的...
关键词:性教育 家长 计划行为理论
同伴群体中力量不对等机制的形成与运作——基于高中校园欺凌的案例研究
8
《中国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重庆科技学院政法与经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杨梨 王曦影  出版年:2020
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项目重大课题“大变迁时代的中国孩子们:社会阶层、代际变迁与教育获得”(项目编号:19ZL008);重庆市2019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重庆市预防小学生欺凌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QNSH3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欺凌中双方之间的“力量不对等”是判定校园欺凌的核心要素之一,然而鲜有研究关注校园欺凌中这一不对等关系的运作过程。本文填补这一研究空白,结合地位关系理论和社会性别视角,对X校高中生的欺凌案例进行分析。本文发现,在结果导向的...
关键词:青少年 校园欺凌  地位关系  社会性别视角 质性研究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