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探春    教师专业化    呼唤    教育观念    语文美育    

研究学科:

被引量:22H指数:3北大核心: 2 CSSCI: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语文美育呼唤教师专业化
1
《中国教育学刊》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中文系 王瑜  出版年:2005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但现实中美育并没有真正地走进语文课堂。原因在于,除当前的教育环境、考试制度等制约因素外,中小学语文教师相对滞后的教育观念和令人担忧的专业素养也影响着语文美育的具体...
关键词:语文美育 教育观念 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化
《呼兰河传》的叙事策略及其文化意味
2
《求是学刊》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中文系 李采章  出版年:1995
关键词:《呼兰河传》 叙事策略 三人称叙述  第三人  叙述者 意象  生活质量  文化意味 社会结构 幽默与讽刺  
体验理论与作文教学
3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中文系 卢世兴  出版年:2007
<体验理论与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成果(JY03031)
体验理论下的作文教学,将作文纳入到学生生命和生活的体验中,与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紧密相连,与学生的精神成长结合,有助于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体验写作的甘苦是作文的兴趣和动力。
关键词:体验  精神成长  个性发展  人格完善 甘苦体验  
赵姨娘母女的双重悲剧
4
《黑龙江社会科学》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中文系 王瑜  出版年:2007
在《红楼梦》中,赵姨娘的悲剧是双重的,她首先是封建社会妻妾制度的牺牲品,同时又是一个在人格上有着很大缺陷的人,糊涂昏聩、无事生非、愚蠢颟顸使赵姨娘成为一个既可怜又可厌的悲剧人物。探春虽然"才自精明志自高",但庶出的现实又...
关键词:赵姨娘 探春 封建制度 双重悲剧 《红楼梦》研究
元稹《莺莺传》悲剧结局新探
5
《北方论丛》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中文系 王瑜  出版年:1995
元稹《莺莺传》悲剧结局新探王瑜中国百代的叙事文学作品,经常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①。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艺术模式,它反映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某种特质。因此,具有真正的悲剧性结局...
关键词:《莺莺传》 悲剧结局  张生  中国文化 营营  悲剧意识 情感与理智  女人祸水  唐代社会 爱情故事
语文教师如何“育己”?——阅读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6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中文系 王瑜  出版年:2009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XJGH07024)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如何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极其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只有具有了自觉的、发自内心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师 专业发展  阅读  
试论教师进修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7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中文系 咸喜良  出版年:1996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教师进修院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教师进修院校教育对象的特点、工作的复杂性的应变性,决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一)教育对象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的特点,决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教师...
关键词:教师进修院校 思想政治工作  论教师  学员 电化教育 五个保证  地位和作用  三个服务  教研工作 应变性
对阮籍十首四言《咏怀诗》的真实性还是以存疑为好
8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中文系 高鲲  出版年:2006
关键词:《咏怀诗》 阮籍 中国大百科全书 存疑 真实  中国文学  魏晋南北朝 五言诗 文学史  不列颠  
谈《鸟鸣涧》的“四外”境界
9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中文系 陈宏  出版年:2009
唐末文论家司空图提出了"四外说"的意境理论,并大力标举王维。试图以"四外说"为理论框架,以解剖麻雀的方法分析《鸟鸣涧》的意境层次。司空图意境理论包含的象、景、韵、味的基本内涵,为后代文论家倡导的情、景、理之意境理论打开无...
关键词:《鸟鸣涧》 “四外说”  司空图 意境
坚持教学基本原则,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10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中文系 王瑜  出版年:1996
一、教书育人,以身作则 教师自考班的面授教学工作与普通高校的教学工作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我们的培训对象都是成人,从思想、行为和习惯来说,他们的世界观已基本形成,价值观念、生活态度、思想方法也趋于定型。其次,因为教师自...
关键词:教学基本原则  教师自考  学生能力培养 教书育人 主考院校 教学工作  教学内容  启发性原则 《三国演义》 教学目的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