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人工鱼礁    赤潮    水产品    海洋环境    珠江口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轻工类    建筑类    

被引量:264H指数:10WOS: 14 北大核心: 20 CSCD: 2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澄海莱芜人工鱼礁集鱼效果初步评价
1
《南方水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学院 王宏 陈丕茂 李辉权 陈应华 贾晓平  出版年:2008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10030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资助项目(2007ZD032007TS102007TS22);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项目“广东省人工鱼礁本底与跟踪调查”
2003和2007年分别对澄海莱芜人工鱼礁区进行了投礁前的本底调查和投礁后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投礁后礁区海域游泳生物的资源密度明显比投礁前高,增加了25.63倍;礁区海域各类资源种类均比投礁前丰富,总种数由投礁前的23...
关键词:澄海莱芜  人工鱼礁 集鱼效果
珠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质量评价
2
《海洋环境科学》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李翠田 王淑红 于红兵 颜文 孔小丽 孙宝权  出版年:2009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6023662);广东省计划项目(2006B36601005)
分析了珠江口海域采集的1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重金属(Cu、Pb、Zn、Cd、Hg)的含量分布特征,并对其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采用原子吸收法分析了Cu、Pb、Zn、Cd含量,采用冷原子吸收法分析了Hg含量。结果表明,表层沉积...
关键词:珠江口 沉积物 重金属 现状  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双波长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
3
《分析科学学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叶四化 陆超华 谢海平 李娜  出版年:2007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发现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620nm和260nm。在相应的最大吸收波长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双波长紫外可见检测器对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同时测定。结果表明,水产品中...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双波长 孔雀石绿 隐性孔雀石绿  
珠江口海域条纹环沟藻赤潮的生消过程和环境特征
4
《热带海洋学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广东省珠海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王汉奎 黄良民 黄小平 宋星宇 王华接 伍念君 李纯  出版年:2003
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2KCX2 SW212 01;KSCX2 SW 102;KZCX2 206);国家"973"项目(2001CB409707);广东省重大专项(A3050301)资助项目
2002年6月4—9日珠江口海域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条纹环沟藻Gyrodiniuminstriatum赤潮,面积约150—200km2。赤潮高峰期平均盐度为4.98,细胞密度最高达2.5×106cells·L-1,占浮游植物...
关键词:条纹环沟藻  赤潮 珠江口 环境  
雷州半岛海岸侵蚀及其原因研究
5
《热带地理》中国地质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李团结 刘春杉 李涛 陈亮 刘激 周英 卢映玲  出版年:2011
广东省908专项"广东省海岸带(港址)综合调查"(GD908-01-01)
通过对比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结合2008年的现场调查,介绍了雷州半岛海岸侵蚀现状并初步探讨了海岸侵蚀的原因。结果显示,雷州半岛南部和西部海岸除海湾之外都有不同程度的海岸侵蚀现象,共有10段岸段发生海岸侵蚀,总长度约281...
关键词:雷州半岛 海岸侵蚀 海平面上升 风暴潮 人为改造  
广东珠海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赤潮事件分析
6
《热带海洋学报》暨南大学赤潮与水环境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生命学院;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珠海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欧林坚 张玉宇 李扬 王华接 谢学东 荣志明 吕颂辉 齐雨藻  出版年: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605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300662);中韩合作研究项目(PI-08-2);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MEL0403)
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赤潮在全球频繁爆发。2006年10-11月间,在广东珠海海域爆发的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赤潮则较为少见。双胞旋沟藻赤潮发生于富...
关键词:双胞旋沟藻  多环旋沟藻  赤潮 珠海  近岸水体
珠江口竹洲人工鱼礁与相邻天然礁附着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7
《南方水产科学》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李勇 洪洁漳 李辉权  出版年:2013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长江口;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典型(重要)生物栖息地与资源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05013)
2011年9月利用潜水原位采样法对竹洲人工鱼礁及附近天然岛礁上附着生物群落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记录附着生物68种,多属于热带-亚热带暖水种,其中优势种为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us)、华美盘管虫(H...
关键词:人工鱼礁 天然岛礁  珠江口 附着生物 群落结构
雷州半岛珊瑚幼虫补充来源初步研究
8
《热带海洋学报》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王道儒 王华接 李元超 杨毅 梁文  出版年:2011
海南省"908"项目(HN908-01-02;HN908-02-03);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0992026-2)
通过对中国南海北部珊瑚礁资源的调查,系统分析不同区域珊瑚礁群落的相近性。结合不同珊瑚的区域性和繁殖特点,推测雷州半岛珊瑚幼虫的外部来源主要是海南岛沿岸、越南沿岸以及广西沿岸的珊瑚群落。通过设定数值模型,跟踪拉格朗日轨迹方...
关键词:珊瑚幼虫  扩散轨迹  数值模型  拉格朗日追踪  连通性
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对富营养的响应研究
9
《海洋通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雷新明 黄晖 王华接 李秀保 练健生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6085,90211015);台站网络基金项目(5210603)
研究了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及其共生藻在硝酸盐、铵盐、磷酸盐胁迫条件下的响应。结果表明,石珊瑚共生藻光合效率在各营养盐浓度下分别受到程度不同的抑制;表面共生藻密度及共生藻叶绿素a含量在硝酸盐...
关键词:石珊瑚 共生藻 超营养作用  响应  
雷州乌石人工鱼礁渔业资源增殖效果初步评价
10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袁华荣 陈丕茂 李辉权 黎小国 唐振朝 秦传新 余景 舒黎明  出版年:2011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003068)
基于2004年3月本底调查和2007年5月以及2010年8月跟踪调查的结果,对雷州乌石人工鱼礁渔业资源增殖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投礁后2007年和2010年礁区海域游泳生物种类数分别是投礁前的1.50倍和2.15...
关键词:雷州乌石  人工鱼礁 资源密度 多样性 效果评价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