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珠江口海域条纹环沟藻赤潮的生消过程和环境特征    

A RED TIDE CAUSED BY GYRODINIUM INSTRIATUM AND ITS ENVIRONMENTAL CHARACTERS IN ZHUJIANG RIVER ESTUA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汉奎[1] 黄良民[1] 黄小平[1] 宋星宇[1] 王华接[2] 伍念君[3] 李纯[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 [2]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广东广州510222 [3]广东省珠海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广东珠海519000

出  处:《热带海洋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2KCX2 SW212 01;KSCX2 SW 102;KZCX2 206);国家"973"项目(2001CB409707);广东省重大专项(A3050301)资助项目

年  份:2003

卷  号:22

期  号:5

起止页码:55-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0、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PROQUEST、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2002年6月4—9日珠江口海域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条纹环沟藻Gyrodiniuminstriatum赤潮,面积约150—200km2。赤潮高峰期平均盐度为4.98,细胞密度最高达2.5×106cells·L-1,占浮游植物总数量的60%—77%,持续时间为2d,其后逐渐消失,优势种被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所取代。对该次赤潮的生消过程和环境因子变化的监测分析表明,赤潮盛期表层水体各形态氮的含量较高,是本次赤潮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赤潮盛期叶绿素a最大值为136.78mg·m-3,高出正常海区数十倍。DO和pH均出现异常高值现象。从6月9日起出现强降雨天气,是导致本次赤潮逐步消亡的原因。

关 键 词:条纹环沟藻  赤潮 珠江口 环境  

分 类 号:X17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