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2(5H)-呋喃酮    卡巴拉汀    抑制剂    药物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60H指数:4WOS: 3 北大核心: 5 CSCD: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与抑制剂研究进展
1
《生命科学》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 郭嘉亮 陈卫民  出版年: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237)
具有群体感应系统的细菌通过相互交换一种自动诱导(autoinducer)信号分子来实现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当信号分子积累到一定浓度时会改变细菌特定基因的表达,如生物膜的形成、生物发光行为、毒性基因的表达、孢子的形成等。近年...
关键词:群体感应  自体诱导分子  抑制剂
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
《广东化工》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 郑俊霞 杜志云 赵肃清 方岩雄 郭嘉亮 孙平华  出版年:2011
就业导向与项目组织柔性对接"3+1"模式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广东省教育厅(粤教高函[2011]55号)
从培养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出发,探讨药物化学实验的改革方法,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强化特色实验项目、实验绿色化以及设计性实验的推行,对制药工程专业药化实验教学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总结了经验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药物化学实验:制药工程专业  教学改革
重酒石酸卡巴拉汀的合成
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 冯金 陈卫民 孙平华  出版年:2007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5Z3-E5121);暨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51205008)
目的研究抗老年痴呆药物重酒石酸卡巴拉汀的合成新工艺。方法以3-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过成肟反应,Al-Ni合金催化还原,Eschweiler-clarkeN-甲基化反应得重要中间体3-[1-(二甲基氨基)乙基]苯酚,再与另...
关键词:卡巴拉汀 老年痴呆 合成  
苦豆碱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
4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药药理教研室;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岑尧宽岑碧泉纪念癌症炎症研究中心 卢子滨 范春林 周红玲 禹志领 余林中 刘俊珊  出版年: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0280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A030310250);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项目(C1031898);"香江学者"人才培养计划(XJ2016059)
本文拟探讨苦豆碱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并明确其半数致死量(LD_(50))以及毒性靶器官。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方式,给予600.00、480.00、384.00、307.20、245.76 mg/kg的苦豆碱,实验后观察7 d,...
关键词:苦豆碱 急性毒性实验 LD50 病理变化
2(5H)-呋喃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新进展 ( SCI收录)
5
《有机化学》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 李冰洲 陈卫民  出版年: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572237)资助项目
含2(5H)-呋喃酮结构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分类综述.
关键词:2(5H)-呋喃酮 合成  成环反应 偶联反应
溴代2(5H)-呋喃酮对绿脓杆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6
《生命科学研究》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 郭嘉亮 李冰洲 刘伟 陈卫民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2237)
研究溴代2(5H)-呋喃酮化合物作为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对绿脓杆菌P.aeruginosa(PA)生物膜(biofilms,BF)形成的影响.首先试验化合物对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和生长曲线,选择1/2MIC的化合...
关键词:群体感应  生物膜 绿脓杆菌 2(5H)-呋喃酮
卡巴拉汀的合成方法改进
7
《中国新药杂志》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 陈卫民 冯金 孙平华  出版年:2007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0523-E5121)
目的:研究卡巴拉汀的合成新工艺。方法:以间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Leuckart反应一步合成中间体3-(1-(二甲基氨基)乙基)苯酚,然后再与甲乙氨基甲酰氯缩合合成卡巴拉汀。结果:反应路线缩短,两步收率为74%。结论:本方...
关键词:卡巴拉汀 阿尔兹海然病  Leuckart反应  
新型2-取代嘧啶酮-5-甲酰苄胺的合成及抗肿瘤生物活性试验
8
《化学通报》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第一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广州510515;第一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 陈卫民 冯金 涂洪谊  出版年:200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94078);暨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以丙二酸单甲酯单甲酰氯、苄胺为起始原料,经与DMF-DMA反应后形成的关键中间体分别与胍或脒缩合关环,合成了2-取代嘧啶酮-5-甲酰苄胺化合物6和7。产物经1HNMR、13CNMR、MS、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的生...
关键词:嘧啶酮 合成  抗肿瘤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