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城镇给排水系统安全与节能工程技术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生物稳定性    教学模式    水处理生物学    水处理    实验课教学改革    

研究学科:建筑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29H指数:2北大核心: 3 CSCD: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OBE”教学模式在“水处理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
1
《教育理论与实践》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城镇给排水系统安全与节能工程技术中心;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牛佳 张涛 刘江晟 陈晓晨  出版年:2020
福建工程学院本科实验教改项目“面向新工科的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以《水处理生物学》课内实验为例”(项目编号:SJ2018010)的研究成果。
"OBE"教学模式是符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的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流利持续改进,能满足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和行业需求。在"水处理生物学"课程中运用"OBE"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设置要分层次和分阶段,要应用线上线下...
关键词:“OBE”教学模式  “水处理生物学”实验课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水处理生物学 实验课 教学改革
水滞留影响下不同供水末端的微生物群落对比
2
《中国给水排水》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城镇给排水系统安全与节能工程技术中心;福州市自来水公司;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省农村废弃物绿色循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牛佳 黄怡婷 许薇 龚珑聪 吴玲婕 陈淑婷 史婷 陈晓晨  出版年: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0003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J05011);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启动金资助项目(GY-Z17075);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0388030)。
针对龙头水滞留带来的水质生物稳定性问题,选取三种末端供水方式(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过滤器出水)的龙头水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探索和比较了水滞留导致的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细菌方面,滞留后三种...
关键词:饮用水水质 末端供水方式  水滞留  生物稳定性 细菌群落结构 古菌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饮用水安全保障中氨氮问题及去除技术进展
3
《能源与环境》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城镇给排水系统安全与节能工程技术中心;福州市自来水公司;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 许薇 黄怡婷 龚珑聪 牛佳 刘宪华 徐开钦  出版年:2020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038803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J05011);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启动金(GY-Z17075)。
水源中较高浓度的氨氮,不仅增加饮用水处理难度,还将严重影响供水过程中水质的生物稳定性。针对目前供水系统中氨氮问题普遍,但对其在整个供水过程中的转化及影响因素的报道尚不系统的现状,从饮用水安全保障角度出发,全面综述了过去几...
关键词:氨氮 氨氧化微生物  饮用水安全 水源 饮用水处理 管网
给水管网生物稳定性研究:现状、挑战与未来
4
《中国给水排水》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建省农村废弃物绿色循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城镇给排水系统安全与节能工程技术中心;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资源循环与废弃物研究中心 陈晓晨 肖亮 陈之歆 魏忠庆 龚珑聪 牛佳 徐开钦  出版年:2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0003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J05011);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启动金资助项目(GY-Z17075);晋江市福大科教园区发展中心科研项目(2019-JJFDKY-07)。
给水管网生物稳定性是指管网中微生物的生长导致饮用水水质在输配过程中发生恶化的潜力。准确、合理地评价给水管网的生物稳定性是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的前提,常用方法包括基于生物稳定性评价指标的预测性评价方法和基于微生物丰度、活性及...
关键词:给水管网 生物稳定性 饮用水 评价方法  影响因素 控制策略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