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褪黑素    人体解剖学    动物模型    法医病理学    雌激素受体Α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120H指数:6北大核心: 8 CSCD: 1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寓思政教育于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1
《解剖学杂志》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系 范小兰 陈凌枫 徐剑文 赵小贞  出版年:2019
福建省“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KC18014)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思政课程之外,学生在校期间的每门课程都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本校在解剖教学中借助独特的资源,以"医学人文"和"感恩教育"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专业课程  人体解剖学 教学模式 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生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解剖学教学
PBL、RBL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2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陈勇  出版年:2011
分析了RBL、PBL教学方法在我校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其对促进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认为PBL、RBL教学方法在培养医学生的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等...
关键词:PBL RBL 医学教育 组织学与胚胎学 人才培养  
渗透式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学专业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3
《解剖学杂志》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系 许颂华 赵小贞 王世鄂  出版年:2019
早期接触人文学科方面的教育对医学生今后的人文素质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渗透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有意识、有计划地融入其中.护理学专...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教学 人体形态学 渗透式 护理学专业 医学人文素质 护理学基础  知识和技能  人文素质教育
加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提高仪器利用率
4
《基础医学教育》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科研中心;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生殖医学中心;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颜彩玲 王世鄂 陈婉南 林旭  出版年:2014
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基金资助项目(FMU-RT001)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实验平台,为学科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使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更加高效地服务于科研课题,为各类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提高大型仪器利用率,是共享平台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任务。结合大型...
关键词:大型仪器 共享平台 实验教学
浅析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5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张丽虹 赵小贞 王玮  出版年:2020
福建省“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编号:KC18014);福建省卫生计生科研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018-1-74);福建医科大学启航基金项目(编号:2017XQ1005);福建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编号:XRCZX201703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J01819):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建科研基金-卫教联合攻关(编号:WKJ2016-2-35)。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笔者结合医学院校和医学生自身特点以及多年的实践经验,浅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医学生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  创新能力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人体解剖学专业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探析
6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林如英 赵小贞 徐剑文  出版年:2020
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AS14692);福建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18030)。
针对人体解剖学专业青年教师来源欠缺、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亟需提升等问题,本研究基于学科特点的青年教师成才机制,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凝聚力,以师德建设为抓手,以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升为目标,构建人才引领—人文精神—教学能力—科...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 人体解剖学 青年教师 培养模式  
微课在麻醉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7
《四川解剖学杂志》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王锋 王玮  出版年:2015
麻醉解剖学是医学院校麻醉学专业重要的医学基础桥梁课程,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值得探讨。"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它的运用能使抽象的麻醉解剖学知识变得直观化与细分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
关键词:教学 麻醉解剖学 微课  
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法医学鉴定现状
8
《法医学杂志》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病理教研室;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院 吴雪梅 张更 王琪 倪自翔 刘敏 云利兵 易旭夫  出版年:2017
颈内动脉系是大脑的主要血供来源。法医学鉴定实践中,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后常出现血栓、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等并发症,由此引起迟发性脑梗死、颅内出血死亡的案例并不少见。目前国内对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引起死亡的研究以个案报道为主,本文...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 颈部损伤 综述  颈内动脉 血管造影术
新生大鼠缺氧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9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医护学院解剖生理教研室 李玉宇 徐剑文  出版年:2017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J01133)
目的模拟新生儿出生窒息,建立新生大鼠缺氧性脑损伤模型。方法将新生大鼠短暂置于100%氮气环境中,建立出生窒息的模型。18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10 min组、缺氧20 min组,采用神经行为学观察、Nissl染色...
关键词:缺氧 动物模型 脑损伤 Nissl染色  透射电镜 大鼠  
缓激肽后处理对心肺复苏大鼠神经元保护效应
10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福建省立医院急诊内科 福建省急救中心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 福建省急诊医学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福建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 福建省高校脑老化与神经变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林世荣 宋斌 林庆明 钱欣 柯俊 王晓萍 陈敏 陈锋  出版年:2015
国家重点专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05059)
目的 探讨缓激肽延迟后处理对心肺复苏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效应.方法 实验在福建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中心进行.24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
关键词:缓激肽 后处理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神经保护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