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秸秆还田    还田    水稻    砂姜黑土    全程自养脱氮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水利类    

被引量:591H指数:13WOS: 39 EI: 17 北大核心: 70 CSSCI: 2 CSCD: 7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稻-油轮作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EI收录)
1
《环境科学》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靳玉婷 李先藩 蔡影 胡宏祥 刘运峰 付思伟 张博睿  出版年:2021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603-02-02);合肥市环巢湖生态示范区项目(2018LJFD0033)。
秸秆还田是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土壤肥力和维持作物生产力的有效管理措施.为了研究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巢湖地区稻-油轮作农田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开展连续4 a(2016~2020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置无秸秆+...
关键词:秸秆还田 水稻-油菜轮作  土壤养分  酶活性 微生物群落
安徽省主要作物秸秆养分资源量及还田利用潜力
2
《中国农业科学》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长江经济带磷资源高效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中心 柴如山 徐悦 程启鹏 王擎运 马超 叶新新 章力干 郜红建  出版年:20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901);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8030701188)。
【目的】安徽省为我国粮食主产省份之一,估算安徽省主要作物秸秆养分资源量及还田利用潜力,可为全省秸秆养分资源合理利用和秸秆还田下化肥减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对安徽省各市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4...
关键词:安徽省  作物秸秆 养分资源量  秸秆还田 化肥替代  
持续性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油菜-水稻轮作周年氮磷径流损失的影响
3
《中国农业科学》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靳玉婷 刘运峰 胡宏祥 穆静 高梦瑶 李先藩 薛中俊 龚静静  出版年:2021
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2017ZX07603-02-02);合肥市环巢湖生态示范区项目(2018LJFD0033)。
【目的】探究秸秆还田对巢湖地区油菜-水稻两熟制农田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为源头控制巢湖流域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连续3年(2017-2019年)的田间小区实验,设置无秸秆+无施肥(CK)、常规施肥(F)、秸秆还...
关键词:秸秆还田 径流 氮磷流失 土壤养分  产量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碳库及玉米小麦产量的影响 ( EI收录)
4
《农业工程学报》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叶新新 王冰清 刘少君 马超 李军利 柴如山 熊启中 李虹颖 郜红建  出版年:20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1302);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1804h07020148);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18030701188)资助
长期秸秆还田免耕覆盖措施导致沿淮区域砂姜黑土耕层变浅、下表层(10~30cm)容重增加、土壤养分不均衡等问题凸显,限制了小麦-玉米周年生产力的提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措施合理的搭配组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8年的小麦...
关键词:作物 耕作 秸秆  土壤碳库 作物产量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5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李文博 刘少君 叶新新 郜红建  出版年:2021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8030701188);长江经济带磷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平台项目(KJ20190197)。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可实现稳产增收,粮渔共赢,同时也对稻田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稻-鱼、稻-虾、稻-蟹、稻-鳖和稻-鸭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土...
关键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生物 土壤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有机养分替代对小麦产量、土壤肥力及麦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6
《核农学报》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郭龙 骆美 常珺枫 李陈 周晓天 刘莹 武升 马友华  出版年:202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800503)。
为探讨不同有机肥替代率对小麦减肥增效及减少麦田氮磷流失的效果,在等氮有机养分替代条件下进行田间小区监测试验,设置8种不同处理,分别为空白对照(CK),常规施肥(CF),100%、50%、30%猪粪有机养分替代氮肥(M1、...
关键词:有机养分 小麦产量 氮磷径流流失  肥料利用率  土壤肥力
干湿交替灌溉改善稻田根际氧环境进而促进氮素转化和水稻氮素吸收
7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曹小闯 刘晓霞 马超 田仓 朱练峰 吴龙龙 张均华 金千瑜 朱春权 孔亚丽 虞轶俊  出版年:2022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C020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173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0106,2016YFD0200800)。
【目的】阐明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水稻根际内外氧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碳氮转化和水稻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从稻田“根际氧环境”调控角度揭示适宜水氮耦合促进水稻生长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内在机制。【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采...
关键词:干湿交替 根际溶氧量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氮 氮吸收 水稻  
秸秆或粉煤灰添加对砂姜黑土持水性及小麦抗干旱胁迫的影响 ( EI收录)
8
《农业工程学报》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擎运 何咏霞 陈景 孔海燕 柴如山 查伟 郜红建 马东豪 张佳宝  出版年:20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801,2018YFD080030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20160014);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201705);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364201)。
针对黄淮海平原典型中低产土壤砂姜黑土黏粒含量较高,土壤有效水分库容较低,严重限制作物生产的现状,该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外源改性物料的添加对土壤持水性能及小麦生理的影响,以期获得农田水分管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盆栽试验...
关键词:土壤  水分 干旱 砂姜黑土 改良  水分特征 作物生理
整合分析中国农田腐秆剂施用对秸秆腐解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9
《中国农业科学》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杨欣润 许邶 何治逢 吴婧 庄睿花 马超 柴如山 Yusef Kianpoor Kalkhajeh 叶新新 朱林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0452,41877099);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808085MD9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0107);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18030701188);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1604b0602022)。
【目的】农田中施用腐秆剂能否有效地促进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进而提高作物产量一直存在争议。在全国尺度上,整合分析腐秆剂田间施用的秸秆促腐和作物增产效果,探明不同气候和土壤状况、秸秆特征以及还田条件下腐秆剂施用对还田秸秆降解...
关键词:秸秆还田 腐秆剂 秸秆腐解 作物产量 整合分析  
不同供氮形态下水稻苗期磷吸收累积与根系形态的关系
10
《中国水稻科学》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陈晨 龚海青 金梦灿 郜红建  出版年:201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3BAD07B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D0200107;2016YFD0300801;2016YFD0300900)
【目的】植物根系形态对于适应低磷胁迫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对提高磷的吸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主推的102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根系形态与水稻幼苗磷吸收利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国际水稻所营养液培...
关键词:水稻 氮素形态 根系形态 磷吸收累积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