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川端康成    意象叙事    艺术表现    《千与千寻》    宫崎骏    

研究学科:建筑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8H指数: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管窥《千与千寻》的意象叙事
1
《文学教育》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 庹丽珍 刘锐  出版年:2009
宫崎骏是日本动漫界的巨擘,《千与千寻》则是其代表作。在技术制作、艺术表现和思想内涵上,《千与千寻》都有出色的呈现与发挥。这部作品看似童话,实为寓言,它借用大量隐喻,折射当前社会现实,并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感和理想诉求。宫崎...
关键词:《千与千寻》 意象叙事 宫崎骏 技术制作  思想内涵  艺术表现 社会现实 人文情感
浅析《幽灵公主》中的自然观及现实寓意
2
《文学教育》武汉大学日语系;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庹丽珍  出版年:2011
本文通过分析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代表作之——《幽灵公主》中的达达拉城、黑帽子夫人及影片中体现的"万物有灵论"等,剖析这部经典影片的自然观及现实寓意。
关键词:达达拉  神道 万物有灵论 共生共存  
论日本茶文化精髓——禅
3
《法制与社会(旬刊)》湖南省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田晓黎  出版年:2012
茶道,发源于中国,发扬光大于日本,是日本贵族等高层次人生活的文化体现。茶道形成于唐代,其使茶脱离了人们日常饮食范围,渐渐形成了一种高雅文化。唐代,中日两国交流日渐频繁,茶道被传到日本。其后,茶道与日本本土文化相结合,衍生...
关键词:茶道 日本茶文化  日本本土文化  
《罗生门》的翻译文本比较——以鲁迅和楼适夷的译本为例
4
《科技信息》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吴婷 庹丽珍  出版年:2013
《罗生门》是新现实主义作家芥川龙之介写于1915年的一部短篇小说。虽然取材于《今昔物语》,但是芥川龙之介在这篇小说里,着力表现家将徘徊于饿死和当强盗之间的矛盾心情,虽然结局和《今昔物语》相似,家将剥去了老妪的衣服当了强盗...
关键词:文本比较 译本 鲁迅  翻译 短篇小说  现实主义
基于原型理论视角下的日语精读教学策略研究
5
《大学教育》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陈静秋  出版年:2014
湖南省吉首大学教改课题"基于原型理论视角下的日语精读教学策略研究(2012JSUJGB18)"
原型理论哲学根源于Wittgenstein的"相似性"研究,是认知语言学提出的重要观点。外语学习是对不同文化的认知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帮助学习者提高对外语的认知能力。缩短学习者日语习得周期,提高习得效率...
关键词:原型理论  精读课 日语教学 策略  
从黑泽明《梦》中看日本“桃”文化
6
《科教导刊》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田晓黎  出版年:2012
"桃"主题是日本文学的传统主题,桃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众多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学术领域对中日本桃文学及其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黑泽明电影作品《梦》亦对桃文化有所涉及,其已成为可视、可听的桃文化文本。比较文学...
关键词:《梦》 “桃”文化  黑泽明
川端康成笔下的“中和”之美
7
《时代文学(上半月)》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田晓黎  出版年:2012
东方文学及东方之美在川端康成的生活与文学作品中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以各种形式在日本传播的道家思想文化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影响下,川端康成提出并反复强调"中和"之美的魅力。
关键词:川端康成 东方文化 道家思想文化  中和之美
芥川龙之介早期小说理性风格的形成原因
8
《科技信息》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吴婷 王玉芬  出版年:2011
吉首大学校级课题科研成果;课题名称:<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写作风格研究>;编号:09JD002
笔者于2011年4月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地狱变〉和〈奉教人之死〉的文本分析》,其文通过《地狱变》和《奉教人之死》的文本分析探究了芥川龙之介早期小说的写作风格,得出了早期小说风格为理性这一结论。下面笔者...
关键词:写作风格 早期  小说 理性  原因  文本分析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满足度高的日本人
9
《文学教育》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吴婷 陈静秋  出版年:2013
在频频的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打击下,日本人居然说出了“一亿国民皆中流”,意即一亿国民的生活水平处在中等水准。高压力快生活节奏的日本人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源于他们容易满足的心态。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日本人的高满足度。
关键词:日本人 满足度 自然灾害 生活水平  生活节奏 国民  
例谈谷崎润一郎的苦难美学
10
《文学教育》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王雯  出版年:2012
贯穿谷崎文学终生的主线就是对美的义无反顾的追求。在他的作品中所描绘的对美的追求过程始终是充满艰难困苦的,即为了获得美,势必要经历种种苦难。其代表作品《春琴抄》十分明显地体现出这种苦难美学观。
关键词:苦难美学  自我牺牲 跪拜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