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分光测色仪    青黛    色度值    色度    有效成分含量    

研究学科:轻工类    

被引量:73H指数:5WOS: 1 北大核心: 6 CSCD: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基于色度分析原理的青黛有效成分含量与其色度值的相关性分析
1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娟汝 刘晓梅 刘雨诗 刘红梅 王晓雅 张存艳 郭力  出版年:2019
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专项计划项目(2017TD0001);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特色创新科研团队项目(CXTD2018012)
目的:研究青黛粉末外观颜色及其提取液颜色与靛蓝、靛玉红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27批青黛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青黛粉末及提取液的色度值L~*,a~*,b~*。运用SPSS 20.0软件对青...
关键词:青黛 有效成分  色度分析  分光测色仪
川芎不同部位及不同加工方法的川芎饮片中挥发油含量及化学成分对比
2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刘娟汝 刘雨诗 刘红梅 张存艳 魏蔼玲 叶强 郭力  出版年:20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1804);四川省科技厅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专项(2017TD0001);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特色创新科研团队项目(CXTD2018012).
目的:以挥发油含量、苯酞类化合物的总相对质量分数为指标,对川芎3种部位,3种不同加工法的川芎饮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GC-MS分析鉴定挥发油所含化学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
关键词:川芎 不同部位  不同加工方法 挥发油 气质联用技术(GC-MS)  鲜切饮片  
不同干燥方式对松露多糖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
《食品工业》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存艳 魏蔼玲 岳茂林 叶强 郭力 李美凤  出版年:2020
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2017TD0001);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特色创新科研团队(CXTD2018012)。
此次试验旨在研究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松露多糖提取率、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择新鲜松露,利用真空干燥、微波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其进行干燥,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对DPPH·、ABTS^+·的清除活力...
关键词:松露 干燥方式  多糖 抗氧化活性
基于“增效-减毒”的附子盐制辅料的比较研究
4
《中国药房》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存艳 刘红梅 魏蔼玲 袁明昊 郭力 陈胡兰 叶强  出版年:20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7YFC1701804);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项目(No.2017TD0001,No.2016TD0006)。
目的:比较生附子及其5种盐制炮制品中6种酯型生物碱成分的含量,为优化附子盐制工艺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胆巴、氯化镁、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为辅料炮制生附子,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附子及上述5种盐制炮制品中6种酯型生物...
关键词:附子 盐制辅料  增效-减毒  高效液相色谱法 酯型生物碱 含量测定  
赛北紫堇化学成分及其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5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工学院 南泽东 韩广田 李喜安 任华忠 鱼江 王寿峰 郭力  出版年:2020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JY0087);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606)。
目的:对赛北紫堇90%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评价。方法:采用正相硅胶,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
关键词:赛北紫堇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基于肠道菌群治疗疾病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6
《中药材》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存艳 袁明昊 魏蔼玲 刘红梅 陈胡兰 郭力 叶强  出版年:20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701804);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2017TD0001);四川省科技厅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16TD0006)。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治病经验和显著的治疗效果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使得人们对其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仍持有质疑态度。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 肠道菌群 疾病 相互作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