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作家协会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组诗    文学作品    文学    小说    诗歌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轻工类    哲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2,665H指数:16北大核心: 2,479 CSSCI: 685 RDFYBKZL: 2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6,4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人类文明进程的尴尬、悲哀与无奈——与迟子建谈长篇新作《额尔古纳河右岸》
1
《艺术广角》黑龙江省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网站主任 迟子建 胡殷红  出版年:2006
关键词:额尔古纳  文明进程  迟子建  尴尬 人类  长篇 无奈 悲哀 《伪满洲国》 创作理念  
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莫言散论之一
2
《文学评论》中国作家协会创研室 季红真  出版年:1987
全文共七节:第一节简述莫言小说的叙述方式,以及与整个新时期小说的叙述方式之间的联系。相同点在主观情致明朗的浪漫主义特征,相异者则在于莫言小说主体情绪的纷扰,奇兀地表现出本体体验的审美表现倾向。第二节分析莫言的叙述个性得以...
关键词:莫言小说  民族民间 浪漫主义  作品  忧郁 球状闪电 叙述方式  哲学人类学 乡土社会  红萝卜
关于汪曾祺40年代创作的对话──汪曾祺访谈录
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广东佛山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 杨鼎川 汪曾祺  出版年:2003
杨鼎川(以下简称杨):您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您最早的创作是40年代初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上沈从文先生的课时的习作,先是在一本内部刊物上刊登,后来由沈先生介绍正式发表。
关键词:汪曾祺 20世纪40年代  文学创作 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 小说  《复仇》
新世纪十年中国文学的走势
4
《文艺争鸣》中国作家协会;兰州大学文学院 雷达  出版年:2010
一、没有选择余地的“命名” 如果说,怎样看待2000年以来的中国文学,以及要不要把已经使用了二十多年的“新时期文学”的概念继续叫下去,曾是一个颇费斟酌的问题;如果说,几年前文学理论界还在为“新世纪文学”的概念正名的话...
关键词:中国文学 新时期文学 新世纪文学 概念  理论界
卞之琳诗歌的英文自译
5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现代文学馆 北塔  出版年:2006
早在1936年,在伦敦出版的《现代中国诗选》一书,就收了卞之琳14首诗的英文翻译,那都是他自己译的。后来,在不同的时候,他曾把自己的其他一些诗译成英文,发表在不同的地方。在把自己的诗译成英文时,卞之琳更多地显现了他的诗人...
关键词:卞之琳 诗歌 英文自译  
疫情信息传播应以受众需求为主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后的国内舆论场观察
6
《新闻战线》中国作家协会 朱金平  出版年:2020
今年春节前突然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广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没有任何人能够置身其外。当前开展的全国性疫情阻击战,也是全民参与的一次声势浩大的抗疫战斗。舆论的科学引导,对夺取抗疫胜利至关重要。观察...
关键词:疫情信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受众需求 全民参与  新中国历史  肺炎  科学引导  舆论引导
历史之维中的文学,及现实的历史内涵——对话李敬泽
7
《小说评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 李敬泽 李蔚超  出版年:2018
李蔚超:到目前为止我都相信,考察您与文学的关联,至少需从文学行动、文学批评和文学写作三个维度入手。换句话说,您是党的文学工作者和领导干部,是批评家,是作家,三种身份神奇微妙地互相作用,影响着您的文学实践。所以,我试着从这...
关键词:文学写作 历史内涵 李敬泽  对话  文学工作者 文学批评 领导干部 互相作用  
间接忠实: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的一颗硕果——评李正栓新著《藏族格言诗英译》
8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现代文学馆 北塔  出版年:2014
藏族格言诗是藏、汉、印三种文化高度结合后的三位一体,整合了三种文化中最高级的智慧,因此是极为高端的文体和极有价值的精神文本。李正栓等的译本是由汉语转译的,他们忠实的对象是汉语译文,间接地忠实于藏语原文。间接忠实的保障是所...
关键词:藏族格言诗  英译 间接忠实  
出走与重构——论九十年代以来先锋小说家的转型及其意义
9
《文学评论》中国作家协会 张晓峰  出版年:2002
自 90年代以来 ,以余华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家 ,在审美理想和叙事策略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意味着他们对于西方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模仿、学习阶段的结束 ,也意味着逐步成熟起来的作家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表达 ,...
关键词:先锋小说家 出走 余华 当代文学  西方文学理论 作家  创作方法  十年  意味 叙事策略
《哈姆雷特》剧本的汉译
10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馆 北塔  出版年:2004
我国最早翻译莎翁剧本的是戏剧天才田汉,他为莎翁剧本的传入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后来又有十 多个译本,有散文体,也有诗体;其中公认为最佳的是卞之琳的译本。
关键词:《哈姆雷特》 剧本 汉译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