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傩文化研究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阳戏    傩文化    民间信仰    傩戏    仪式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35H指数:5北大核心: 20 CSSCI: 1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屯堡地戏的文化变迁与保护开发
1
《文化遗产》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科学研究院;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中心) 庹修明  出版年:2009
美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美中合作科研项目《屯堡重塑--贵州省的文化旅游与社会变迁》(美国科罗拉多州彼尔德大学与贵州民族学院合作完成),本文为部分成果
屯堡地戏及其面具的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是屯堡地戏及面具研究的薄弱环节。传统地戏及面具,与旅游市场的开发,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急功近利中走出来,把地戏演出、面具雕刻传统当财富来规划、...
关键词:屯堡  地戏 文化变迁 保护开发  
道教文化与中国傩文化资源之现代开发
2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 庹修明  出版年:2007
傩坛与道教同源合流,是农村流传最广的民间信仰与宗教。傩坛科仪斋醮化,傩坛神系道教化;傩坛掌坛师道士化,使傩坛与道坛难分难解。傩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傩文化资源之现代开发,为道教文化研究提供鲜活、形象生动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傩坛  道教 同源合流  发掘研究  资源开发  
贵州傩戏文化
3
《教育文化论坛》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 庹修明  出版年:2010
2009年教育部重大项目:西南傩戏文本调研与整理(项目编号:2009JJD850005)
傩文化是以驱疫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的古文化现象。傩戏是傩文化的载体,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式。贵州民间傩戏系统,主要是两个系列,三个层次。汉、苗、...
关键词:傩戏 类型  分布  仪式 演出
傩戏美学特质探微——以贵州傩戏为例
4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 龚德全  出版年:20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傩戏文本的调研与整理"(编号:2009JJD850005)
作为一种原始演剧形态,傩戏所呈现出来的美学景观与美学想像同现代戏剧有着诸多不同之处。文章以贵州省各种类型的傩戏为分析文本,论析了其美学特质的几个层面:傩戏的戏剧结构体现了碎片与连贯的辩证法则;张扬着生命本质力量与生命觉醒...
关键词:傩戏 美学特质 戏剧结构 群体审美  傩面造型  
何谓“端公戏”:称谓辩证与形态结构解析
5
《文化遗产》中山大学中文系;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傩文化研究院 龚德全  出版年:20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贵州少数民族傩戏傩文化普查与流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C751011);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黔域傩戏流变与形态论"(项目编号:12QN020)阶段性成果
学界对"端公戏"此一称谓的"误读"、"误用"可谓由来已久,其个中缘由,主要在于我们惯用戏剧而非仪式的概念来诠解端公戏。事实上,"端公戏"此一称谓本身应做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祭祀仪式;一是戏剧形态,但究其根底,端公戏还是一...
关键词:端公戏  称谓 形态结构  独立系统  
论西南地区阳戏之“源”与“流”
6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傩文化研究院 吴电雷  出版年:2012
2009年教育部重大项目"西南傩戏文本调研与整理"(2009JJD850005)
中国西南地区阳戏源于江南地区,而孕育阳戏的文化根源则是殷商时期的中原一带。阳戏的流播方向主体从江南地区到湖广,到四川、重庆,再到贵州、云南。黔东南阳戏则是由江西传至湖广(湘西地区)沿沅江上游水道传入,再向周边辐射。传播途...
关键词:西南地区  阳戏 源流 传播途径  
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出版的问题与对策
7
《中国出版》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傩文化研究院 周永健  出版年:2019
当前高校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定位模糊,教材编写未能形成体系且内容杂乱,同质化严重,经典阅读关切不充分.教材市场供需两旺,却存在竞争无序、教材数字化滞后的问题.必须推动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化建设,注重教材建设的体系化并以此带动...
关键词:教材出版 通识教材  传统文化教材出版  
论贵州傩文化的生态空间
8
《四川戏剧》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傩文化研究院 周永健  出版年:2016
贵州民族大学科研院(所);基地(中心)基金资助项目"民间信仰视域中的傩文化与乡村社会空间"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校科KYJG[2014]45号
贵州傩文化至今依然盛行,多元杂糅的信仰体系契合了民间信仰兼容并包的价值取向,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是其依存的土壤。傩坛法事的仪式结构满足了农耕社会的多元诉求,并在调适村落社会秩序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因而为其传承与发展准备了适...
关键词:贵州傩文化  民间信仰 生态空间
贵州傩文化发展现状综述
9
《教育文化论坛》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傩文化研究院 陈玉平 何飞  出版年:2014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贵州傩戏历史文化研究与文本的整理"(黔省专合字[2009]139号);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黔东北;黔北傩戏文本的调研与整理"(黔财教[2009]152号)
2012-2013年,贵州傩文化在展览与表演、经营与开发、传承与保护、调查与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如经营与开发处于较低的层次,学术研究上没有国际性的傩文化学术研讨会和文化艺术节,相比上世纪九十年代...
关键词:贵州傩文化  展览 表演 研究  保护  开发  
论布依族地戏的独特价值
10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傩文化研究院 陈玉平  出版年:2013
2009年教育部重大项目"西南傩戏文本的调研与整理"[编号:2009JJD850005];2009年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贵州傩戏历史文化研究与文本的整理"[黔科教办(2009)11号]
布依族地戏大部分明显受汉族屯堡地戏的影响,表演的剧目与屯堡人的剧目相同;但一些戏班也传演与屯堡汉族地戏班不同的剧目。来源于汉族屯堡人的地戏及其剧目,已融入了布依族的民俗生活,并成为布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于贵阳...
关键词:布依族地戏  价值  身份建构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