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人工智能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3,602H指数:25WOS: 1 北大核心: 385 CSSCI: 370 CSCD: 3 RDFYBKZL: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
1
《高教探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会;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胡冰 李小鲁  出版年:2016
目前高职教育所关注的"工匠精神",是为了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人才观而提出的。"工匠精神"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解读,就是工匠的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理性是解决这三个层面的关键所在。因而,在高职教育中重点培育理性...
关键词:高职教育 技术理性  价值理性  思想政治教育 工匠精神  
新质生产力:智能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向度
2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肖峰 赫军营  出版年:2023
华南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数字革命与历史唯物主义新问题研究”(D623156010)。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智能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向度。新质生产力是当代最先进科技赋能的生产力,是以人工智能技术造就的智能生产力为样态表征的生产力新质态,呈现出主体劳动脑力化、劳动工具智能化、生产要素...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智能时代  智能生产力  科学技术  
“负责任创新”视角下技术伦理的政策转向
3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薛桂波 闫坤如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学院科学’伦理规范研究"(17BZX042)
技术伦理的政策转向意味着将伦理融入技术政策动态进程中,引入利益相关者参与讨论并通过系统化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转化为具体的伦理实践,以使技术发展符合伦理价值、满足社会需求。21世纪初,在欧盟兴起的负责任创新模式,对技术伦理的...
关键词:负责任创新  技术伦理 政策转向  
智能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的时代融合
4
《思想教育研究》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华  出版年:2022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1VSZ068);2020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网舆生态治理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研究”(项目编号:2020GXSZ071)阶段成果。
智能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形态。人工智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事物、生态和思维的变革,但也存在"效用"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规则"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性、"明道"与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性之间的矛盾。为推进变革和纾解矛盾,...
关键词:人工智能 智能思政  器以载道  时代融合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与现实意蕴
5
《马克思主义研究》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怡 肖昭彬  出版年:2017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人民立场,高度契合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克服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和...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人本主义 民本主义个人主义  山头主义  
人工智能与认识论的哲学互释:从认知分型到演进逻辑
6
《中国社会科学》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 肖峰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15ZDB019)阶段性成果。
人工智能与认识论有着独特而内在的关系,使得两者之间可以进行哲学上的互释:一方面是对人工智能的认识论阐释,包括揭示人工智能的认识论根基,尤其是不同人工智能纲领或范式(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哲学认知观,以及它们进行...
关键词:人工智能 认识论 认知分型  演进 阐释  
人工智能技术异化及其本质探源
7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闫坤如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前沿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19ZDA018);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现代技术风险的认识论问题研究”(18BZX047)。
马克思从人的异化和物的异化来阐释劳动异化,人工智能技术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异化的当代表现形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加深了人的自我异化危机,导致人类的主体性危机以及人类交往的异化形态。文章尝试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原因以及人...
关键词:异化 劳动异化 人工智能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8
《思想理论教育》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玲  出版年:2020
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项目(项目批准号:x2sxN4170220)。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统一、劳动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劳动教育阶段性与整体性的统一以及劳动教育全民性与全面性的统一。当前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
关键词:大中小学  劳动教育 一体化建设  
人工智能机器具有道德主体地位吗?
9
《自然辩证法研究》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闫坤如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现代技术风险的认识论问题研究"(18ZXB047)
人工智能机器是否具有道德以及是否构成道德主体引发学者思考,这涉及到对于道德主体的界定、对道德主体标准的思考,更涉及到对于智能机器与人类的区别的反思,我们在对道德主体标准分析的基础上,对道德嵌入的人工道德主体进行伦理建构,...
关键词:道德主体 准道德主体  道德物化  分布式道德  
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及其规约之径
10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闫坤如 马少卿  出版年:2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17ZDA028);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ZDPY10)
人工智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人工智能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与思维模式,但人工智能作为颠覆性技术可能带来一些风险,例如拉大贫富差距、污染生态环境等。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引发责任伦理冲...
关键词:人工智能 风险  伦理 阿西洛马人工智能原则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