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金瓶梅词话    金瓶梅    评点    《金瓶梅》    中国文学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哲学类    

被引量:140H指数:6北大核心: 32 CSSCI: 40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人民性”文艺思想生成的逻辑基础与理论建构
1
《文学评论》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张福贵  出版年:202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的文化选择对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9ZDA2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经过80年的阐释和传播,已经从一种战时文艺理论发展为贯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整个过程的“人民性”文艺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的确立不只是其自身发展的结果,更是与其生生不息的跨时代阐释、传播、...
关键词:《讲话》 人民性 历史逻辑 政治逻辑 伦理逻辑  
改革开放后粉丝文化的三次“历史转型”
2
《文艺争鸣》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姜明  出版年:2018
2016年度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级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粉丝文化的当代特征及其生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XXJD13)";2018年度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从‘迷’到‘粉丝’--中国粉丝文化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的主要思考"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当代粉丝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背景。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的变革深深影响着中国的粉丝文化。纵观其演进路线,大致可将中国粉丝文化的嬗变分作三个阶段:改革初期社会单向传播中的受众粉丝文化,生产方式变革影响下的消费化粉...
关键词:文化表征 改革开放  粉丝 历史转型 生产方式变革  中国当代  单向传播  消费化  
技术主义道路与传统文科的发展路向
3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教育部中文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新文科工作组 张福贵  出版年:2021
“新文科”建设应该包含两个思考路向。一个是“新的文科”,一个是“文科之新”。前者是从“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角度,创立和形成新的文科专业或者方向;后者则是从传统文科自身发展的角度,反思和调整现有文科的发展路向。“新的文...
关键词:新文科  “新的文科”  “文科之新”  技术主义 原点经典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文学文化自信
4
《中国社会科学》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张福贵  出版年:2022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化自信之间具有理论的和实践的内在关系,也是我们重新理解和认识中国文学内容构成与价值取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往在对中国文学文化自信的理解中,多强调古典文学固有的民族精神和审美价值,相对忽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自信 中国文学 现代文化 人的主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新全球化”理念
5
《学习与探索》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吉林大学文学院 张福贵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鲁迅的文化选择对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影响研究”(19ZDA267)。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后,全球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在原有的资源短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诸多问题上,新冷战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极端宗教思想等思潮盛行。面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分裂和经济下行的复杂...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全球化”理念  人类文明 差异性  多元一体  
新时代中国文论建构的历史演进与价值取向
6
《文学评论》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张福贵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四年抗战’视域下的东北抗日题材影视研究”(项目编号18CZW041)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文论话语转换和体系建构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新时代中国文论体系建构有其历史性与正当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论的发展,是“跟着说”、“对着说”到“自己说”的过程。“跟着说”是一种单向性的文化接受,是为中国文论输血...
关键词:中国文论 历史演进 价值建构  民族性 人类性
“五四”新文化方向与鲁迅思想的精神指向
7
《当代文坛》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张福贵  出版年:202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的文化选择对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影响”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9ZDA267。
“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和思想的转折点,不仅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起点,更是思想文化史中一个始终被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作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的鲁迅,其思想的精神指向与百年新文学传统的文化属性问题,是研究中...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  中国百年文化传统  鲁迅思想 精神资源
鲁迅思想的民族主义迷雾
8
《探索与争鸣》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张福贵  出版年:2016
任何历史都可以做多角度的阐释,阐释的结果也往往大相径庭。而鲁迅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或一种历史本身,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一直处于单一阐释的状态。从阶级和民族的立场去阐释鲁迅思想的价值与意义,这无疑是一种历史的真实,同时也是现实...
关键词:鲁迅思想 民族主义 中国历史  文化主体性 拿来主义 历史人物  逝世 诞辰  
重新思考学科价值观中的三个问题
9
《学术界》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张福贵  出版年:2021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是当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的任务。其不仅是一种学理逻辑的需要,也是中国当代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首先必须对于“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理轻文”和“专业细...
关键词:三大体系  专业建设  理性发展  学科融合 专业超越  
文艺批评个人话语的思想逻辑与审美价值
10
《中国文学批评》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张福贵  出版年:2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鲁迅的文化选择对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影响研究”(19ZDA267)阶段性成果。
当被人诘问文学有什么用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将无知或无奈留给了问询者,虽说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真实性,但是我们真的很少思考自己的创作和研究为什么对他们没有发挥作用或产生影响。因此,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实质上是对文艺批评...
关键词:文艺批评 个人话语 思想逻辑 审美价值 诘问 真实性  发挥作用  无奈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