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叙事    新媒体    视域    文化传播    广告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建筑类    

被引量:619H指数:11WOS: 1 北大核心: 74 CSSCI: 59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基于对福建省漳州市中学生家庭的实证分析
1
《新闻界》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朱秀凌  出版年:2015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青少年的手机使用与家庭代际传播研究"(14YJCZH234)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漳州市352个中学生家庭中的704位亲代、子代的问卷调查和33对学生及其家长的深度访谈,呈现了手机媒介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图景:在第一道"数字代沟"("接入沟")上,中学生与家长并无显著的代际差异;在第二道...
关键词:手机使用 数字鸿沟 数字代沟  文化反哺
手机技术反哺、亲子沟通与父母教养方式——基于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的分析
2
《新闻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朱秀凌  出版年:2018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家庭传播学视域下的青少年网络风险防范与引导研究"(15BXW064)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以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揭示了青少年家庭内部自下而上的手机技术传播,即"技术反哺"现象,探讨了其发生机制及其社会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长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创新精神、...
关键词:技术反哺  手机使用 亲子沟通 父母教养方式 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  
家庭传播研究的逻辑起点、历史演进和发展路径
3
《国际新闻界》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朱秀凌  出版年:2018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家庭传播学视域下的青少年网络风险防范与引导研究”(项目编号:15BXW064)的阶段性成果~~
传播学自诞生以来,学术版图不断扩大,产生了各种分支学科。作为新兴分支学科,家庭传播因其对传播学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贡献而广受关注。虽然家庭传播研究起步较晚,即使在美国,至今也不过30年的历程,却发展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领...
关键词:家庭传播 传播学 逻辑起点 历史演进 发展路径  
基于增强现实媒介的新闻叙事创新策略探索
4
《国际新闻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流动站;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张屹  出版年:2015
当前有关增强现实的研究,追踪技术优势和技术实现的问题,是一种流行趋势。然而,这一趋势忽视了增强现实作为一种创意媒介,在挖掘新闻叙事策略方面的潜能和意义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哥伦比亚大学的情境纪录片,到如今新闻媒体广泛使用...
关键词:增强现实  媒介 沉浸式新闻  叙事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跨界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5
《传媒》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朱秀凌  出版年:2018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专业跨界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FJJKCGZ18-818)研究成果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传媒人才市场供不应求,而传媒人才培养却供过于求的悖论。对此,新闻传播教育应从"专业新闻人才"向"跨界新闻人才"转型,即跨专业合作;跨院系合作;建立跨专业工作坊;与业界合作协同育人。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闻传播教育 跨界人才培养  
青少年文化反哺:重新审视家庭场域内的交流与教育——青少年家庭内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的量化考察
6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万丽慧 刘杰 文璇  出版年:2018
福建省2016年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6B191)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通过对湖南省株洲市渌口镇233个青少年家庭的问卷调查,发现青少年家庭内接入沟层次、使用沟层次、知识沟层次及总的数字代沟分别与其对应的反哺程度成负相关关系;文化反哺的增强能使得亲子交流增加并有效改善家庭关系,弥合数字代...
关键词:青少年 数字代沟  数字鸿沟 文化反哺 新媒体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及其实现路径
7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陈木坤  出版年:2015
高校辅导员作为全方位育人的主力军,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者、创业操守的塑造者、创业心理的疏导者和创业政策的宣讲者。在对大学生开展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与法制、心理健康、形势与政...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创业教育 角色
控制与协商:手机对青少年“私人场域”的建构与入侵——基于中学生家庭的实证研究
8
《中国青年研究》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朱秀凌  出版年:2015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青少年的手机使用与家庭代际传播研究"(14YJCZH234)成果
本研究将手机置于现代性家庭的"场域"当中,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手机使亲子关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手机使中学生的"私人场域"得以构建,并且可以随时与父母协商自己的行动;另一方面,手机使父母即使"身体缺场",也...
关键词:私人场域  手机使用 控制  入侵 协商
“叙事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华文化传播——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9
《未来传播》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传播研究中心 王强  出版年:2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台湾认同政治的公共叙事与舆论引导策略研究”(18XXW003)。
在“观看中国”的文化生产中,《典籍里的中国》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叙事传播路径,以大众文化的情节编码方式激活传统经典,通过对流行文化的“穿越叙事”策略进行重构和风格校正,彰显了叙述形式变革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典籍里的中国...
关键词:文化中国 叙事传播  叙事共同体  国际传播  《典籍里的中国》  
“春晚”的台湾叙事与两岸“叙事共同体”的建构
10
《新闻与传播评论》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王强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8XXW003)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台湾叙事”由来已久,台湾元素逐渐成为“春晚”关于“国家叙事”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春晚”的台湾叙事基本沿袭相似且趋于固化的情节架构和话语修辞,主要塑造和满足大陆观众单方面的“台湾想象”,无法精准...
关键词:春晚 台湾叙事  叙事认同  叙事共同体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