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姜堰市第四中学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考    化学教学    作文    教学    语文教学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51H指数:3北大核心: 9 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2009年中考应用问题中的模型构建
1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 翟爱国  出版年:2010
2009年中考数学试卷中的建模型试题越来越受到中考命者的青睐.首先介绍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建模的要求和建模的步骤.然后利用中考试题具体分析了模型构建的各种问题.其目的不仅是扩充学习课外知识,也...
关键词: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
如何让信息技术课生活化
2
《考试周刊》姜堰市第四中学 陈冬红  出版年:2010
信息技术作为支持人类终身学习、生活的工具,是一种手段。本文从生活化的教学过程、生活化的教评价两方面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 生活化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玉米螟卵块在棉株上的分布特点及其应用
3
《植物保护》江苏省泰县植物保护站;姜堰四中 高泰东 高路  出版年:1990
我县位于苏北扬州里下河地区。棉花于3月底-4月初播种育苗,5月20日前后大麦收割后移栽,每公顷45000株左右。棉田玉米螟Ostrinia furmacatis Guenee常年发生3代,卵高峰期分别在5月底-6月初、7...
关键词:棉花 玉米螟 卵块 分布  棉田 棉株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加强STS教育
4
《生物学教学》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 万爱民  出版年:2004
本次课程改革中理科课程标准涵盖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和社会四个方面,由此可见STS已进入理科课程的目标体系。《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都突出了STS的相互关系,如“课程具体目...
关键词:理科课程 教学中  STS教育 生物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  新教材 实验稿 具体目标  科学技术  目标体系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5
《化学教与学》姜堰四中 蒋奕  出版年:201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化,教学过程更突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动性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因此科学探究应运而生,它既是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学生探究  初中化学教学 能力的培养  课程改革 教师指导 教学过程 客观世界  科学探究  
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
6
《阅读与鉴赏(教研)》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 陈敏  出版年:2006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培养学生  合作态度  创新意识  探究精神  探究学习  参与程度  整理信息
利用案例进行新课程教学的体会
7
《中学生物教学》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 万爱民  出版年:2003
关键词: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 生物  研究性学习 教学目标 中学  
一道中考试题的妙解
8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 翟爱国  出版年:2010
2009年安徽省芜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数学试卷的知识与能力考查的比较全面,符合《考试纲要》的要求,能够依据《数学课程标准》,难易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其中第16题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其“型”陌生,“路”不熟,而无“法”...
关键词:面积法 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 中考数学试题
“饮马问题”的拓展与妙用
9
《数学通报》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 颜小兵  出版年:2010
饮马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反映了数学中的对称性,它与四边形、圆、函数及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初中数学始终.由于饮马问题思考过程简单巧妙,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亲睐,本文以中考题为例加以分析和拓展,供学习参考.
关键词:数学问题 对称性 四边形 函数
给返璞归真的课以确切的理由
10
《语文建设》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 徐宏寿  出版年:2012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经典作品细读教学行动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E-c/2011/46
近期参加教研活动,观摩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该课流程大致为:一、音乐导入播放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二、预习导航1.知识链接(1)体裁:事理说明文。(2)作者简介:贾祖璋,...
关键词:事理说明文  贾祖璋 知识链接 青年教师  科普作家 说明文教学 作者简介  钱梦龙  课堂实录  言语形式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