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出版业    出版    继续教育    图书出版    教材设计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生物科学类    哲学类    机械类    

被引量:513H指数:12WOS: 9 北大核心: 60 CSSCI: 59 CSCD: 9 RDFYBKZL: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这本书的出版”与向心结构理论难题
1
《当代语言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长安  出版年:2006
如何理解布龙菲尔德的向心结构理论用于诠释汉语句法结构所遇到的困难,朱德熙、陆丙甫、施关淦等多位学者参与了这一问题的讨论,其观点得失相伴。其实,向心结构理论难题的产生有着语言类型学上的深刻原因。汉语这一词汇化编码语言的句法...
关键词:布龙菲尔德 向心结构理论  汉语特点
“大……的”说略
2
《世界汉语教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长安  出版年:2007
 “大……的”是一个具有固定用法的格式,它不仅能容纳时间词,还包括表示季节、气候、距离、职务等的词语;其后续段的语义内容也复杂多样。这里的“大”既不是区别词也不是形容词,而是和“的”联合构成大语气词。“大”是语气副词。
关键词:“大……的”  大语气词  语气副词
国外主流的教材设计思想述评
3
《外国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恰  出版年:2006
文章是以知识本位、学生本位为研究维度,对国外六种主流的教材设计思想进行梳理,开展文献研究,力图描绘出国外主流教材设计思想的轮廓和发展脉络。教材设计思想的发展最终是要正确处理好教材设计时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学科知识的逻辑...
关键词:教材  主流教材 教材设计思想  述评  
“爱咋咋地”的构式特点
4
《汉语学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长安  出版年:2007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特色研究项目(NENU-SJC2007/7)资助
"爱咋咋地"在汉语中表示一种无所谓、随意或不耐烦的态度和情感,与它结构相类似的诸多格式证明,"爱咋咋地"只是其概括形式的一个变体。通过对以"爱咋咋地"为代表的AVV构式的研究可以揭示汉语更易形成构式的两大原因:表达求简和...
关键词:爱咋咋地  构式语法理论 表达求简  
论学者型编辑专业成长的路径与策略
5
《中国编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恰  出版年:2019
在倡导做学者型编辑的今天,关于学者型编辑专业成长路径和策略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日益凸显出来。学者型编辑要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就必须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成为有思想的研究者,将"改进工作,提升自我"定位为学者型编辑自身...
关键词:学者型编辑 实践性知识 行动研究  
基于新课程的教材本质特性探析
6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恰  出版年:2005
教材的本质是教材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存在许多分歧,因而形成了诸多不尽相同的教材本质观。我国传统的教材本质观反映了人们仍然把教材仅仅置身于知识的范畴,因而被打下了知识本位的深深烙印。新课程的教材本质...
关键词:教材本质  教材本质观  教材本质特性  新课程  
云计算下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7
《情报科学》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原 吴长安  出版年:2015
在云计算环境下,因失误导致信息安全问题愈发严重,云技术引发了数据安全新隐患,云传播弱化了国家对信息管理和控制能力的现状,在分析云计算下影响信息安全要素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必须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法律规章、理顺信息安全管理体...
关键词:云计算 信息安全 安全策略  云技术  
现代汉语数范畴说略
8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长安  出版年:2006
汉语的数范畴横跨词法和句法两大领域,并在表达中得以体现。其体系是以泛数和定数的对立为表现形式,以绝对的和相对的单复数为基础,以静态和动态为两大语用特点。汉语的数范畴体系体现了汉语在语言类型学中的个性化特点。
关键词:数范畴  泛数  定数  静态  动态  
待嵌构式的挖掘价值和未来话题
9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长安  出版年:201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YY139);吉林省语委十二五重大项目(JYKL125ZD-01)
从心智语库理论背景下观察汉语待嵌构式,可以获得研究的新视角、新内容,也使近来构式研究从拘泥于具体的构式样本的分析中走出来,从表达中、从与基本构式和固定构式的比较中显示待嵌构式的特点,深化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待嵌构式显示的语...
关键词:心智语库理论  待嵌构式  价值  话题  
口语句式“W死了”的语义、语法特点
10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出版社 吴长安  出版年:1997
“W(谓词)死了”是汉语口语中的常用句式。它与“W坏了”“W傻了”“W呆了”……同属一类,但在搭配能力、词语选择、口语使用等方面以“W死了”最为典型。由于W的不同,其补语“死”就显示了或行为义或形容义的两类义项。剖析W,...
关键词:谓词 死(补语)  选择  扩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