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广州大学法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人权    法治    法律    权利    刑事诉讼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轻工类    

被引量:5,231H指数:28北大核心: 479 CSSCI: 458 RDFYBKZL: 3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什么是良法
1
《法学研究》广州大学法学院;湖南大学法学院 李步云 赵迅  出版年:2005
广义的良法是指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或推进作用的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具有真、善、美之品格的法。“真”是指法的内容的合规律性;“善”是指法的价值的合目的性;“美”是指法的形式的合科学性。依法治国,应是依良法治国。
关键词:良法 法的应然与实然  法的两重性  良法治国  
创业教育——高校面临的新任务
2
《教育发展研究》广州大学法学院社科部 蒋义丹  出版年:2003
关键词:创业教育 高校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实践活动  
国家所有:数据资源权属的中国方案与制度展开
3
《政治与法律》广州大学法学院 张玉洁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风险社会下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规制研究”(项目编号:18CFX047)的阶段性成果;广州市宣传文化英才培养项目的支持
当下的数据资源的权属争议,主要在网络用户与网络平台之间展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基于宪法确立的干预经济的职能所形成的"数据资源归国家所有"要求符合客观性和正当性。其展现出更高效的治理优势。这一优势也在合宪性解释、权利构...
关键词:数据资源 国家所有  法教义学 数字税  
检察机关不宜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
4
《法学》广州大学法学院;广州大学公法研究中心 章礼明  出版年:2011
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构中,不少人提出检察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制度设计。通过对这种主张所依据的理由进行分析和辩驳后发现,这种制度设计既无必要性,也无可行性。还将产生一系列的弊端,因而不宜采用。
关键词:公益诉讼 环境保护 检察机关
论企业合规中的行政监管
5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广州大学法学院 张泽涛  出版年:2022
2019年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9BFX104)“刑事诉讼法典中刑法因素分析”;深圳市人民检察院资助课题。
企业涉嫌的犯罪绝大多数属于行政犯,只有在行政监管严重失灵且适用行政处罚还不足予以惩戒时,才能启动刑事追诉。企业合规本质上是中国特色“行刑”衔接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行政监管是企业合规的基础和前提。行政执法机关是专业化和技术...
关键词:行政监管 “行刑”衔接  合规计划  企业合规  
物业服务合同主体研究
6
《法商研究》广州大学法学院;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刘兴桂 刘文清  出版年:2004
物业服务合同即物业管理合同。物业服务合同主体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主体和普通物业服务合同主体。前者包括物业管理企业与建设单位 ,后者包括物业管理企业、业主或业主团体。我国物业服务合同的主体包括物业管理企业。
关键词:物业服务合同 物业管理企业  业主 业主大会  业主团体
社会权力:法治新模式与新动力
7
《学习与探索》中国法学会;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郭道晖  出版年:2009
西方国家提出的以国家权力制约国家权力等法治模式大都没有超出国家机器内部约束的范围,公民和社会组织难以参与。从国家机器外部启动制约国家权力的社会力量,即以社会权力制衡国家权力,应该成为国家权力制约国家权力机制的重要补充。构...
关键词:社会权力 国家权力 公民 社会组织
行政执法权重心下移的制度逻辑及其理论展开
8
《行政法学研究》广州大学法学院 卢护锋  出版年:2020
行政执法权重心下移是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但由于行政执法权重心下移制度的缺陷和供给的不足,使得其在实践中呈现出偏离法治要求和国家政策的倾向,因此制度的重构是实现行政执...
关键词:行政执法权 属地管理 受权主体  授权主体 执法权限
“认”与“缴”二分视角下公司催缴出资制度研究
9
《中国法学》广州大学法学院 袁碧华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混合所有制下国家股东的法律重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5BFX116)的阶段性成果
资本认缴制存在“认”与“缴”两个阶段。与“认”的阶段遵循股东自治不同,在“缴”的阶段,应以公司自治为主。如果股东认而不缴,公司可以“催”。然而,我国出资催缴制度缺陷较多,亟须完善。首先,是否必须“催”,应区分公司内外关系...
关键词:认缴制  股东出资 催缴制度  公司自治
消费者评价制度研究
10
《政法论丛》广州大学法学院 应飞虎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生视野下食品安全治理的法治化:问题嬗变与机制创新研究>(14ZDC028)的阶段性成果
互联网突破了消费者聚集和围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众多消费者对同一产品或服务作出评价成为可能,同时互联网也便捷了消费者评价信息的传递。这类新型的信息促成了互联网交易中信任的构建,在互联网交易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类由...
关键词:消费者 消费者评价 虚假评价  信息不对称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