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文化    乡村    藏族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类    

被引量:417H指数:8北大核心: 101 CSSCI: 125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边疆与中心的交互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走廊视角(笔谈)
1
《西北民族研究》复旦大学;外交学院外交学系;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中心/西北跨境民族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纳日碧力戈 施展 黄达远 李如东 李建宗  出版年:2020
国家民委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前史研究”(编号:2018GM003)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8CMZ015)资助项目的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河西走廊民族语言的跨学科研究”(编号:18ZDA29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必然伴随着各民族之间交往、互动的不断加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聚居地区由六大板块和三大走廊构成,走廊发挥着连接六大板块的作用,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居...
关键词:河西走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自信  
新内生发展理论视阈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动力整合——以东北地区J村木耳产业为例
2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青海民族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马海龙 杨玟玟  出版年:20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回族侨胞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研究”(18XZZ007)。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发展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经济增长、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位于东北边境地区的J村,在政府的扶持和引领下,结合本地资源和社会基础,把木耳种植发展成当地重点产业。新内生发展理论作为超越外源与内生二...
关键词: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  新内生发展理论  边境地区
新时代边疆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
3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李大龙  出版年:2019
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项目"政权建构与族群凝聚"
依据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的统计,作者具体分析了近年来中国边疆研究的概况,在归纳总结中国边疆学研究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边疆话语体系建构、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理论解构、"东亚天下秩序"的理论解构、中国海疆的形成与发...
关键词:新时代  边疆学研究  热点问题  前沿问题  
中华民族的共同性:谷苞先生的民族学思想内核
4
《西北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大学中亚与中国西北边疆研究中心 李建宗  出版年:20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河西走廊民族语言的跨学科研究”(编号:18ZDA299)的阶段性成果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谷苞先生在新疆天山南北的农牧区社会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在前期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谷苞先生在关注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思想,进而将其用于研究中国历史上的...
关键词:谷苞  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的共同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村规民约与藏区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基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田野调查
5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贾伟 李臣玲  出版年:2016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藏区社会治理与社会稳定研究"(项目编号:15AMZ005);"中国藏区公共产品供给与基层政府执政能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AMZ005);青海民族大学"区域宗教研究"学科团队成果之一
藏区基层社会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关涉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具有传统规范的村规民约在藏区基层社会治理中有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对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田野调查点,归纳总结了村规民约在藏区基层社会治理...
关键词:村规民约 藏区 基层社会治理 海南藏族自治州  
走廊地带多重边界叠合与多民族共同体生成——兼论河西走廊区域研究范式与民族学意义
6
《思想战线》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李建宗  出版年: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项目"西北民族走廊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互动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2017-GMG-023);青海民族大学高层次人才(博士)项目"西北民族走廊的族群流动与文化流通--河西走廊与河湟地区的关联性研究"阶段性成果(2018XJG03)
走廊地带地处多个地理板块的连接处,加上其构型的特征,在走廊内外出现了一些边界。这些边界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边界,还是文化边界、民族边界。边界的出现,意味着多元耦合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及新的共同体生成。河西走廊地处四大"地理—...
关键词:走廊地带  边界  多民族共同体  河西走廊
宗族文化与企业创新投入
7
《金融评论》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薛胜昔 李燕丽 薛史星  出版年: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股票市场对风险投资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基于中国情境的研究”(71672158)的资助。
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因素。宗族文化浓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但是,研究宗族文化和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文献还很少。本文利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宗族...
关键词:宗族文化 创新投入  差序格局  集体主义 权威取向  
弗雷德里克·巴斯与族群边界理论(代序言)
8
《西北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马成俊  出版年:2014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族群(ethnic group)及族群研究(ethnicity study)理论开始从港台学术界传入大陆。于是,包括族群、族群性、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概念在内的相关理论便大量出现在国内的学术论著中,相...
关键词:学术论著 族群认同 人类学理论  族群性 ETHNIC 帕坦人 社会人类学家  相关理论  人类学研究  持续性  
基于DEA模型的青海藏区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实证分析——以玉树州、果洛州为例
9
《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青海大学青海省情研究中心 贾伟 李强 李臣玲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藏区公共产品供给与基层政府执政能力研究”(项目编号:15AMZ005)
采用DEA方法对2010-2017年青海藏区公共物品供给效率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显示:青海藏区公共物品供给投入要素拥挤,存在结构矛盾,即政府供给与民众需求失衡,同时其投入规模也存在不足。这源于其政府身份的多样性:理性的“...
关键词:DEA 青海藏区  公共物品供给效率  
绿洲连缀体,内部嵌合性与丝绸之路——基于河西走廊绿洲社会的思考
10
《西北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李建宗  出版年:2017
丝绸之路上的绿洲社会有其重要性。河西走廊绿洲社会由于地理特征与历史语境的特殊性,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绿洲碎片化而又连缀,绿洲内部农耕社会与游牧社会嵌合,以及对于丝绸之路不可或缺。如果从"国家视角"与"世界贸易...
关键词:绿洲社会  绿洲连缀体  嵌合性  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