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小麦    大豆    SSR    水稻    微卫星标记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轻工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3,264H指数:30WOS: 64 EI: 1 北大核心: 198 CSCD: 22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动力学参数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1
《作物学报》山西农业大学;国家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王正航 武仙山 昌小平 李润植 景蕊莲  出版年:2010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100201);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8ZX08002-002)资助
为探讨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旗叶光合性状的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以小麦RIL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F8代的305个株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分析雨养和灌溉两种水分条件下,开花期和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
关键词:小麦 RIL群体 干旱胁迫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产量  灰色关联度  
我国育成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演变
2
《中国科学(C辑)》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品种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郝晨阳 王兰芬 张学勇 游光霞 董玉琛 贾继增 刘旭 尚勋武 刘三才 曹永生  出版年:200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批准号:G19980202和2004CB117202)资助
对我国小麦育成品种初选核心种质(1680份)的78个微卫星标记(SSR)位点进行了扫描, 并就此对50年来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得到以下结果和结论: (ⅰ) 74对SSR荧光引物共检测到1336个等位变...
关键词:中国小麦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育成品种 小麦品种 平均遗传距离  多样性指数  等位变异 演变  遗传基础狭窄
渗透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特性及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
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永平 强爱玲 张媛媛 张文银 曹桂兰 韩龙植  出版年:2006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5B02);农业部保种项目(NB04-22-0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4DKA30380-01)
用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渗透剂模拟干旱胁迫,探讨在4种不同浓度的渗透胁迫下水稻种子的萌发特性,并确立间接评价水稻苗期抗旱性的萌发期鉴定指标。结果表明,高浓度渗透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低浓度,萌发率的干旱...
关键词:水稻  渗透液  干旱胁迫  萌发率 幼苗存活率 抗旱指标
作物抗旱节水研究进展
4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国家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景蕊莲  出版年:2007
国家"863""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与产品"重点项目课题(2006AA100201)资助
发掘利用抗旱节水基因资源,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发展生物节水农业,对于缓解水资源危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作物抗旱节水的基础理论、鉴定评价技术、基因资源发掘与品种...
关键词:作物 抗旱 水分高效利用 鉴定评价  品种选育
大豆核心种质和微核心种质的构建、验证与研究进展
5
《作物学报》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邱丽娟 李英慧 关荣霞 刘章雄 王丽侠 常汝镇  出版年:200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G1998010203和2004CB11721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1001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3B05);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计划(948计划)项目(2006-G1);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08DFA330550)资助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中保存大豆资源2.3万余份,数量居世界之首。然而,大豆资源在新品种培育中的利用率仅为1%左右,导致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趋于狭窄。主要原因是缺少对其重要经济性状的鉴定,尤其是缺少多年多点的评价,难以...
关键词:大豆 核心种质 检验  遗传多样性  SSR 等位变异 利用  
选择牵连效应分析:发掘重要基因的新思路
6
《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品种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学勇 童依平 游光霞 郝晨阳 盖红梅 王兰芬 李滨 董玉琛 李振声  出版年:200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04CB117202;G1998010202)
作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除自然选择外,还经历了两次大的人工选择,即人工驯化选择和育种选择,使栽培种与野生种之间、现代品种与古老的地方品种之间在群体遗传结构及性状上形成了很大的差异;在基因组中,一些承受强选择作用的基因在群体...
关键词:驯化 育种 选择牵连效应  关联分析  基因作图  基因发掘 综述  
黑大豆种质抗氧化能力及其与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关系
7
《中国农业科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徐金瑞 张名位 刘兴华 刘章雄 张瑞芬 孙玲 邱丽娟  出版年: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00171)
目的分析127份黑大豆种质的总抗氧化能力及与其总酚和花色苷含量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各类型之间差异采用平均数的t测验,聚类分析采用快速聚类法,相关性分析采用相关系数法。结果127份黑大豆种质种皮的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花...
关键词:黑大豆种皮  抗氧化作用 总酚含量 花色苷含量  相关性  
大豆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核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8
《作物学报》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 张乐 金龙国 罗玲 王跃平 董志敏 孙守红 邱丽娟  出版年:201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10A1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621);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重点课题(2009ZX08009-088B)资助
研究大豆核基因密码子的使用模式,探讨影响其密码子组成和编码特点的因素,为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改良大豆提供理论依据。以大豆基因组的46430个高置信编码基因和2071条大豆全长转录本序列为数据来源,应用CodonW软件对大...
关键词:大豆 基因组 转录组 密码子
小麦幼苗根系性状的QTL分析
9
《中国农业科学》国家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周晓果 景蕊莲 郝转芳 昌小平 张正斌  出版年:2005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2AA2Z4011);国家"973"计划项目(2003CB114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821)项目资助
以小麦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为材料,在水分胁迫及非胁迫两种条件下考察水培幼苗的单株根数、最大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根茎鲜重比及根茎干重比等根系性状。应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幼苗根系性状的QTL,...
关键词:小麦 DH群体 根系性状 QTL定位  基因与环境互作  QTL分析 小麦幼苗 上位性效应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加性效应
玉米籽粒构型与产量性状的关系及QTL作图
10
《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李永祥 王阳 石云素 宋燕春 王天宇 黎裕  出版年:2009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CB101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3006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13B03);院所长基金
【目的】探讨玉米籽粒构型性状(粒长、粒宽、粒厚、粒形等)与产量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籽粒构型性状相关QTL的检测与定位。【方法】以自交系齐319和黄早四构建的226个F2:3家系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出籽...
关键词:玉米 籽粒构型  产量  QTL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