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黑大豆种质抗氧化能力及其与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关系    

Correlation Between Antioxidation,and Content of Total Phenolics and Anthocyanin in Black Soybean Access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金瑞[1] 张名位[1] 刘兴华[2] 刘章雄[3] 张瑞芬[1] 孙玲[1] 邱丽娟[3]

机构地区:[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开放实验室,广州51064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杨凌712100 [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出  处:《中国农业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00171)

年  份:2006

卷  号:39

期  号:8

起止页码:1545-15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B、CAS、CSCD、CSCD2011_2012、FSTA、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分析127份黑大豆种质的总抗氧化能力及与其总酚和花色苷含量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各类型之间差异采用平均数的t测验,聚类分析采用快速聚类法,相关性分析采用相关系数法。结果127份黑大豆种质种皮的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幅分别为0.44~3.56mmol.g-1、7.05~74.82mg.g-1和0.22~1.87mg.g-1,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不同类型及不同生态区黑大豆种质的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黑大豆/黄大豆、黑大豆春播/秋播、夏播/秋播、东北春/南方春、东北春/南方夏、北方春/南方春、北方春/南方夏之间的差异分别达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水平,总体趋势是北方春最高,东北春次之,南方春最弱。127份黑大豆种质可聚成6大类群,分别由3、24、20、31、37和12份种质组成。黑大豆的总抗氧化能力与其中的总酚和花色苷含量之间呈现极显著(P<0.01)正相关性。结论黑大豆的抗氧化作用与其种皮中所含的多酚和花色苷类物质关系密切。

关 键 词:黑大豆种皮  抗氧化作用 总酚含量 花色苷含量  相关性  

分 类 号:S56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